中新社长春5月21日电 (记者 李彦国)以农业、汽车工业基础雄厚著称的中国东北省份吉林,新近瞄向了卫星产业。官方目标指向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全谱段数据获取和全球任意点10分钟内重访能力,一个规划占地20余万平方米的航天信息产业园亦已动工。
吉林这个庞大的航天信息产业链条初始端源于去年10月,中国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升空。官方称,该卫星可为国土资源监测、土地测绘、矿产资源开发、农业估产、生态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公共应急卫生等领域提供遥感数据支持。
一系列纪录由此诞生。中国首颗以一个省的名义冠名发射的自主研发卫星,中国首颗自主研发的“星载一体化”商用卫星、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中国首次以灵巧方式在轨成功成像……极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大量的资本注入推动着没有卫星发射基地的吉林实现“卫星梦”。
负责“吉林一号”运营的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总注册资本逾10亿元人民币,这个中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吉林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基金管理中心等股东单位和自然人组建而成。
该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栋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在已有4颗“吉林籍”在轨卫星的基础上,今年吉林省的目标是实现14颗在轨卫星,届时将完成首次组网。
在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运控大厅,王栋向记者展示“吉林一号”传回的大量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数据。“到2030年,吉林将实现在轨运行138颗卫星,形成全球任意点10分钟以内重访能力,提供全球最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航天信息产品。”
王栋介绍,届时卫星信息数据将可供政府、行业甚至大众服务。
此前不久,由中国国务院批复设立的中国第17个国家级区——长春新区内,计划总投资54亿元人民币、占地20余万平方米的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已经动工。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官方消息指,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5颗卫星的能力,并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式发展。
吉林庞大的航天信息产业链条也引来欧洲的关注,现已有多家欧洲影像公司赴吉林寻求合作。
王栋称,遥感数据的全球落地计划正在紧密布局,目前正在与海外公司商谈具体细节。(完)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财经app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中国新三板APP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