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泛欧亚科学实验计划科学会议在京召开

作者:佘惠敏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6-05-18 16:33:00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8日讯(记者 佘惠敏)5月18日,第二届泛欧亚科学实验计划(Pan-Eurasian Experiment, PEEX)科学会议在北京开幕。此次大会由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赫尔辛基大学、俄罗斯空间监测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芬兰、俄罗斯、中国、挪威等12个国家的1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PEEX是由芬兰、俄罗斯、中国的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倡议发起的一项多学科综合研究计划,旨在研究泛欧亚地区面临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关键科学与应用问题,其愿景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加深对气候变化、空气质量、生物多样性、粮食与能源等问题的认识,并通过整合多学科研究认知该地区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本次会议旨在探讨PEEX研究进展,推动PEEX科学计划进展。

  开幕式上,大会组委会主席郭华东院士首先致辞。他指出,由全球变化引起的诸多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如何应对全球变化,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重要的主题之一。PEEX作为新型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国际科学平台,有望进一步推动地球科学研究,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此次会议的召开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PEEX科学计划的实施目标和举措,并探索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Markku Kulmala作会议目标综述报告。报告重点介绍了PEEX的背景、结构、基础设施架构、合作单位、发展基础情况,指出PEEX的愿景和任务涉及构建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优秀的科学教育和培训、促进创新环境、让社会受益等多方面的内容。

  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RDR)执行主任William Paton指出,PEEX正在构建的合作网络,特别是对社会问题和风险的关注,与IRDR宗旨相同。希望未来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之间建立更多、更好的联系,共同应对全球变化这一挑战。

  莫斯科国立大学Pavel Konstantinov先生在致辞中强调了多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并称赞PEEX在这一方面的重要努力。芬兰气象局Sergej Zilitinkevich教授强调,PEEX是一个多学科、多维度的计划,包括地理、环境、大气等传统科学领域和多学科方法,并引入人类社会科学。他呼吁进一步科学推动PEEX计划。

  郭华东作大会学术报告,他强调了空间观测技术在“一带一路”环境和“三极对比”(南北极及第三极)研究中的作用。空间对地观测是唯一可以实现大范围、多尺度、长周期、空间无缝和时间连续的观测手段,已经并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环境格局、全球变化潜在影响、海洋环境和自然灾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城镇化等方面的监测研究取得初步进展。他指出,地球“三极”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和指示器,“三极对比”研究将可揭示单极研究难以企及的科学现象。

  郭华东院士、符淙斌院士、芬兰Sergej Zilitinkevich 教授、俄罗斯空间监测研究所Valery Bondur院士、莫斯科国立大学Kasimov Nikolai等5位科学家获得PEEX首批会士荣誉称号。开幕式上, 向5位科学家颁发了荣誉证书。

  大会为期三天,将组织9个大会特邀报告、10场分会专题报告。大会议题包括对地观测与数据管理、过程与模型、影响、适应和管理等。

  (责任编辑:罗伯特)

第二届泛欧亚科学实验计划科学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财经app

第二届泛欧亚科学实验计划科学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第二届泛欧亚科学实验计划科学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新三板APP

第二届泛欧亚科学实验计划科学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