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正燎原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日报
2016-05-18 16:29:00

  湖北日报讯 记者黄俊华 星星 通讯员雷电 钟林

  创新创业,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对于传统农业产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黄冈来说,推进创新创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去年4月,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黄冈召开。黄冈大力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做法,赢得与会领导和代表关注。省委书记李鸿忠实地参观后称赞说:“听说过几次,但完全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效果。”(见本报2015年4月10日一版报道《星星之火可燎原》)

  一年多过去了,黄冈大学生创新创业进展怎样?成效如何?近日,记者赴黄冈进行了回访。

  “小格子”已现大作为

  一个“小格子”能有多大作为?去年,李鸿忠参观时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要辩证看待大和小,没有现在的“小”,何来以后的“大”?可不要小看一个个“小格子”,这是为未来“撒种”!

  再次走进黄冈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记者欣喜地发现,原来在一小格一小格“孵化区”的创业企业,有的慢慢长大,有的已开花结果。

  2013年底入驻的遗爱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鄂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公司总经理陈浩告诉记者,公司最初只有3名员工,现在已有40多人;一开始在50多平方米的“小格子”里办公,如今扩大到了200多平方米。“我们已有3家控股子公司,业务范围扩展到了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影视策划与制作等领域,下一步想往武汉拓展。”对于未来,陈浩满怀信心。

  “我们的研究成果已被黄冈一家窑炉公司收购,这个月就要出产品。”胡码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汉文,正在对设备样机进行最后的调试。这些年来,胡汉文一直致力于电气自动化教学实训设备的研制与创新。“现在的教学设备与实践脱节比较厉害,我们的研究可以大大拉近与工厂环节的距离,真正实现零距离教学。”眼看自己花费多年心血的成果即将步入市场,胡汉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更令人惊喜的是,有的创业企业已走出“小格子”,进入加速器,到工业园区投资办厂。

  在黄冈市南湖工业园,从孵化基地成长起来的壹百智能科技公司,已拥有1500平方米的厂区。一年多的时间里,该公司研发的智能冰淇淋自助销售机已升级至第三代,冰淇淋出杯时间由一分钟缩短为30秒,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外观也更简洁美观,取得了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公司与武汉大学校友会达成了融资意愿。”该公司负责人汪航说,“本月500万元投资到位后,就招录技工投入生产,第三代机型将实现量产”。

  与壹百智能科技公司一样,卓安消防科技公司也到南湖工业园建起了生产线。记者在园区看到,一栋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钢结构厂房,正处于密封检验状态。

  “新生产线已建好,月底完成检验后就‘拆封’投产。”卓安消防科技公司董事长吴林军告诉记者,新产品为防火门监控系统,能够在火情发生时智能疏导楼内居民,市场前景极好。

  预计6月份开工投产后,年内销售额将达1200万元。

  一间间“小格子”,升腾着搏击市场的大梦想,展现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大作为。

  从1到16的快速裂变

  黄冈城区的黄州大道上,一座橘黄色的门楼格外醒目。这里是大别山创业中心,是黄冈市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之后,在市区建设的第二家创新创业孵化器。

  虽是双休日、下雨天,这里依旧处处可见为创新创业忙碌的身影。

  黄冈云智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小格子”里,红、黄、绿、蓝各种色彩的立体模型摆满三层展柜。公司负责人陈龙说,这些都是用3D打印机制作出来的,在学校特别受欢迎,“学生们自己设计的机器人,关节可活动,却不是拼装组合,而是一次打印成型。学生们还设计打印了3只耳朵的猫,大脸可爱狗,想像力爆棚。”

  隔壁的黄冈德农电子商务公司办公室里,公司负责人闵志勇正与蕲春珍正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兰波一起商讨合作事宜,“合作建基地,推出九叶艾产品,在全国建艾灸体验馆……”思路越议越明,路子越来越宽。

  走进黄冈壬和网络科技公司,一张黄冈城区图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记者细看,已签约的小区星星点点,布满了图纸。公司运营总监陈朝阳介绍,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社区电商,就是以智能物业管理体系为切入点,为物业公司、社区住户和品牌商家提供一个零距离精准对接的平台。目前已开发出4款APP,提供物业、商品网购等服务,很受欢迎。

  邻家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综合性自动售卖机,已进化到第三代,不仅能灵活调配、一次售卖多样产品,用微信、支付宝多种方式实现在线支付,而且通过后台系统,可实时反映各台机器销售明细及补货数量,为商家提供最及时可靠的市场反馈。

  去年8月,邻家购在武汉火车站布点5台,每月销售额达3万多元,在黄州城区布点51台。今年计划对黄州所有小区、街道实现全覆盖,布点200台。

  点燃“海归”创业梦,今年4月,黄冈市城区第三家孵化器竣工投用。在黄州区中环路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园,一栋12层大楼,就是黄冈为海归创业者量身定做的武汉留学生创业园黄冈分园。黄冈市科技局局长胡华介绍,目前已有网络医院、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等项目筹备入驻。

  不光黄冈市城区,创新创业的激情已引爆大别山区。黄冈市校合作办主任马梁介绍,去年以来,黄冈11个县市区已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共13家,加上黄冈城区的3家,全市共有16家。

  从“1”到“16”快速裂变,创新创业的星星之火,在黄冈正成燎原之势。

  换道超越的希望所在

  在黄冈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由十几个小格子间组成的“创业苗圃”引人注目。虽然是周末,格子里也座无虚席,一张张稍显稚嫩的面孔紧盯面前的电脑忙碌……

  “他们都是胸怀创业梦想、但尚未注册公司的年轻人,有的在寻找创业方向,有的在联络客户,有的在研究制定创业方案。”黄冈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余兴国介绍,为了扶持他们创新创业,市里2年内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及水电、免费提供桌椅等办公设备、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待他们成功孵化为注册企业,还可享受多项项目资金补贴、创业补贴、贷款担保等资金和政策扶持。

  创新创业,从呵护幼苗开始。黄冈,小行动透着大思路。

  2013年,一项关于“黄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调查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引进人才和科技力量”。

  “黄冈经济要升级,紧扣第一生产力。”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说,黄冈农业块头大、工业底子薄,作为后发地区,唯有换道超越,才能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亦步亦趋,只会永远落在人后”。

  由此,一个大战略在黄冈吹响“集结号”:市校合作,借智引才,通过创新创业,打造发展新引擎。

  市政府设立首期5000万元创业引导基金,引入珞珈梧桐、北京约瑟和高投天使三支创投基金,让创业者融资有“门路”。

  全市建成认定市级实习实训示范基地11个,建成标准化实习实训基地138个,吸引全国400所高校4万多名大学生到黄冈实习实训,8600多名留在黄冈创业就业。

  壬和网络科技公司负责人南泉忘不了,去年公司刚进入市场遇到困难时,她抱着试试的心理,写了一封信送交市长陈安丽。“没想到,很快得到陈市长的亲笔批示,之后经多个部门帮扶,让公司步入发展快车道。”短短几个月,公司已获得9项国家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顺利上线并于年底覆盖全黄冈,用户数量突破100万,并于去年12月成功登陆股权托管交易市场。

  壬和科技不是个案。短短两年,清华大学赵小虎等26名博士、北京大学邓如飞等312名硕士等一大批985、211高校的毕业生,进入该市事业单位、医院、企业;入驻市县两级创业孵化基地的大学生团队628个。

  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创新团队、科技项目和高新企业,更孵化着黄冈未来的一个个新兴优势产业。两年多来,仅黄冈市区大学生创业团队中,就有2家公司成功登陆新四板,4家公司孵化成功进入加速器,7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或股权投资近3000万元,拥有国家专利20项。

  “‘孵化器’‘路演’等新词、热词,老区群众过去闻所未闻,如今已是耳熟能详。”让刘雪荣更为看重的是,黄冈作为传统农业大市,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一批批朝气蓬勃大学生的到来,带来了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成为搅活老区发展的一支非常了不起的力量,“他们是未来改变推动黄冈老区发展的希望所在!”

  数据见证变化。2015年,黄冈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3.15万户,增长72.6%,增速居全省首位,其中超过7000家是大学生;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17%,比10年前提高近5个百分点。

  “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事关长远,需要一届接着一届干,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刘雪荣语气坚定。

  在去年12月召开的黄冈市委四届十四次全会上,创新创业已被纳入该市“四大行动”之一,上升为市级战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星星之火正燎原

中国财经app

星星之火正燎原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星星之火正燎原

中国新三板APP

星星之火正燎原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