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警方全国率先成立证券犯罪侦查支队

来源:京华时报
2016-05-17 10:18:38

  □对话

  证券犯罪呈高发态势

  京华时报:上海警方此时成立证券犯罪侦查支队的背景是什么?

  宋一欣:伴随着证券市场违法犯罪的高发和隐蔽性等问题的暴露,仅靠主管部门证监会调查是不够的,只有多部门协调合作,充分依托与公安机关建立的良好工作机制,有效发挥各自工作优势,才能真正减少证券市场违法犯罪的发生。而上海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证券行业比较集中的地方,证券犯罪也颇为集中,因此,上海警方率先在全国成立证券犯罪侦查支队意义重大。

  许峰:自去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相关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案整体上呈高发态势,在这种局面下,仅依靠证监会行政处罚和行政执法这个层面,很难遏制证券违法犯罪不断上升的势头。

  上海公安专门成立证券犯罪侦查支队,说明当前的证券期货犯罪数量已经比较多,违法犯罪的性质也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

  张远忠: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证券犯罪案件几乎席卷了整个资本市场。面对花样翻新的犯罪手法,仅靠证监会单兵作战,显然势单力薄,成立区域性质的证券犯罪侦查支队,办案更具针对性。

  事实上,在去年股灾期间,对于当时出现的一些证券违法行为,公安部已经高调介入,也查处了一些案件。接下来,如何使监管层和司法机关形成天衣无缝的配合还任重而道远。

  违法成本低助长犯罪

  京华时报:连续几年,证券市场的违法犯罪均呈现高发态势,主要原因有哪些?体制建设上如何完善?

  宋一欣:证券市场巨大的诱惑力是证券犯罪连年高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杠杆因素,A股市场在2015年一鼓作气迈入繁华盛世,于是,证券市场一夜暴富的事件频繁上演,随之而来也滋养了不少证券犯罪案件的发生。例如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案件频繁出现。

  许峰:证券犯罪最近几年越来越多,一个很核心的原因,就是违法成本实在太低。我们暂且不去考虑证券法层面,即使只看刑事处罚方面,力度也远远不够,这就给一些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即使到了证券违法的刑事责任司法阶段,也有很多的案件最后被判缓刑,无法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这包括内幕交易犯罪、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犯罪等等,甚至有些数额巨大的违法者,也判了缓刑,不能不说对证券犯罪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大的纵容,这些年都有一些典型的轻判案例引发了市场的不少关注。

  张远忠:从目前爆发的证券犯罪类型来看,传统类型案件数量维持高位,新型案件不断涌现,案件查处向多类型扩展。我国资本市场连续几年证券犯罪高发的主要原因有几点:首先是公司内控机制欠缺,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此外,外部监管制度也不完善,例如证监会始终受到监管权和处罚权不能有效结合的限制。总体来看,就是体系化建设的不完善所导致。只有监管权和执法权达到天衣无缝的配合,证券犯罪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

  敲山震虎威慑犯罪行为

  京华时报:证券犯罪侦查支队的成立对打击证券违法犯罪意味着什么?

  宋一欣:从证监会公布的证券违法案件来看,案件类型多样,违法主体身份各异,涉案资金规模较大,违法犯罪手法隐蔽,个案非法获利巨大,严重破坏资本市场秩序。此番公安重拳出击,无疑将起到敲山震虎、威慑犯罪行为的作用,可以集中力量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许峰:事实上,对于证券犯罪,之前在执法力度上,包括到后面的司法程序都存在一定的折扣。但是,随着公安层面对于证券犯罪打击力度的加码,相信后面在司法层面也会有一个较大的改善,对于净化整个证券市场,减少证券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将起到关键作用。

  张远忠:证券犯罪侦查支队的成立表明严打证券犯罪掀开了新的篇章。事实上,去年的股灾,已经给市场和监管层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就是如何构建内外有制约的证券监管权力体系。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成立证券犯罪侦查支队对于遏制目前猖獗的违法犯罪行为还远远不够,后续还要对证券法进行完善,各机构本身还要尽职尽责。

  股民维权范围得以拓宽

  京华时报:面对眼下高发态势的证券犯罪案件,上海证券犯罪侦查支队成立对于股民权益保护有何意义?

  宋一欣:一般来说,证券犯罪爆发的背后,中小投资者都会成为受害者。从类型上来看,目前证券犯罪主要包括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以及非法经营证券业务等几大类。但从股民维权结果来看,最多的维权案件还是以虚假陈述为主。证券犯罪侦查支队的成立,意味着执法力度的加强,再加上配套法律法规的完善,股民维权范围也将拓宽。

  许峰:从股民索赔的角度来看,只要具备一个行政处罚的前置程序就可以进行索赔,此次上海公安专门成立证券犯罪侦查支队,对于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肯定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张远忠:股民索赔目前最大的障碍来自于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上海成立专门证券犯罪侦查支队,可以说在保护投资者权益上更进一步。如何做到不受干扰、公正执法是当务之急。

  京华时报记者敖晓波袁国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