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交通年度人物为路奉献的故事

作者:赵文君 来源:新华社
2016-04-29 16:22:54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题:感动交通年度人物为路奉献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由交通运输部等单位主办的“2015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评选结果28日揭晓。为交通扶贫踏勘牺牲、执着修路改变贫困山村面貌、中国桥梁“中国智造”等人物脱颖而出,感人至深。

  一次踏勘,7名交通人把生命留在了彝区脱贫路上

  2016年3月8日12时许,四川省乐山市交通运输委党组成员、市公路局局长王川等一行7人,在踏勘小凉山精准扶贫交通项目途中,突遇山体垮塌,7人全部遇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乐山脱贫攻坚难点在彝区,瓶颈在交通。“3·8”事件发生的“峨马路”,是连接峨边、马边两个彝族自治县的唯一通道,是串联峨边黑竹沟、马边大风顶两个旅游景区的发展之路,是改善33万彝汉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民生之路,也是当地政府部署的交通扶贫“硬骨头”项目。

  为尽早拿出“峨马路”详细规划,乐山市公路局局长王川3月2日领受“军令状”,3月4日就赶赴峨边踏勘道路,因林区断道无法通车,只得返回乐山。3月8日8点,王川等人再次出发,赶赴马边踏勘“峨马路”。途中,王川5次安排沿途发现的波形护栏损坏修复、道路填补、路牌标识更换等工作。下午1点左右,行至沙腔乡境内省道103线K326+400米处时,突遇道路边岩意外崩塌,车辆不幸被巨石砸中掩埋,车上7名同志全部遇难。

  因公殉职的7人中,既有年过半百的“老交通”,又有入职不久的“新战士”;既有省市选派的“扶贫官”,又有扎根基层的“实干家”,虽然职务有高低,岗位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人生轨迹:把青春、精力直至生命献给了交通扶贫事业。

  当代新愚公苗天才

  河南省济源市水洪池村村支书苗天才,被誉为“当代新愚公”。水洪池位于河南和山西交界的太行山上,是河南省济源市地理位置最偏、海拔最高的村庄。“没修路之前,运输靠肩挑,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苗天才当了村支书后,想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组织村民养山木耳,尝试很多致富的门路,都因为没有路失败了。

  1985年,苗天才发动村民集资,组织全村48名男劳力和27名女劳力向大山开战。路修到第7个年头,一场瓢泼大雨把修的路冲得前塌后陷,村民们抱头大哭,村干部把大家劝回工地接着干。

  一锤锤敲、一锹锹挖、一筐筐抬,苗天才和村民凭着坚强的毅力,如愚公移山一般,硬是靠着人工的力量,经过近10年的苦战,共开凿土石方55万立方米,打通隧道3条,终于打通了一条长13.5公里、宽约4米的路。这条路,成为济源市第一条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修建的道路。之后,苗天才带领河南、山西两省三村的村民,用3年时间又打通了一条跨省通道。2015年,河南省路网新调整后,水洪池村的这条路被列入了省道。

  路通了,一通百通。村里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视、电话。有客商主动上门建了避暑山庄,山货运到山下变成了钱,村里也出了大学生,水洪池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桥梁大国的“中国工匠”

  从业20余年,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国际二部当家人彭运动,用马拉松比喻自己的事业,享受在路上的拼搏。

  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始独挑大梁,彭运动的第一个项目是国内首座超千米钢桁梁悬索桥——贵州坝陵河大桥。当时国内没有先例的大跨钢桁梁悬索桥方案,设备、技术、经验都不完备,彭运动的团队没有退缩,像赶考一样,没日没夜地试验。

  2009年底,坝陵河大桥在深山峡谷中横空出世。彭运动团队研发的贵州坝陵河大桥山区峡谷超大型隧道锚及钢桁梁创新技术获得了成功。从此,在国内山区桥梁的施工工法中,新增了一种名叫“全回转桥面吊机悬臂拼装”的工法,成功解决了在山区桥梁建设中对于跨径的限制,并逐步在贵州北盘江大桥等项目建设中推广使用。

  “世界第二、国内第一高悬索桥”——贵瓮高速公路清水河大桥仅用29个月就建成,实现了中国桥梁的“中国智造”。彭运动带领设计团队,创新设计了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嵌入钢桁梁的板桁结合加劲梁方案,这是板桁结合加劲梁在悬索桥中的首次应用。由于大桥设计省去了大量的桥面板支座、伸缩缝和少量横梁,不仅显著降低工程造价,大幅度节省了悬索桥上部结构的架设工期,也为当地高速公路早日贯通节省了时间。大桥总设计师彭运动,也因此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