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大腕保驾护航 《人民》列广电2016重头大剧

来源:搜狐娱乐
2016-04-29 11:59:32

  大格局大情怀大剧质感

  搜狐娱乐讯 现实主义大剧《人民的名义》正在南京热拍。除了1.2亿的巨大投资和百余位明星参演之外,这部顶级格局的政治题材剧还有三位幕后英雄——李路、周梅森、范子文。供职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的范子文是《人民的名义》的发起人,编剧周梅森时隔八年为再次执笔政治剧笔触依然犀利敏锐,金牌导演李路则身兼该剧导演和总制片人双重身份。在同样的家国情怀引力下,李路、周梅森、范子文在《人民的名义》这部十八大之后应运而生的时鲜政治大剧中汇聚一堂。因为这三位幕后高手的保驾护航,该剧已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列为2016年重点工程。

  身兼导演制片人双重身份

  李路:我喜欢这个题材

  李路是国内观众所熟知的一位金牌导演。他的作品一贯注目民间、手法细腻,格调温暖,深受观众喜爱。其执导的《老大的幸福》《山楂树之恋》《坐88路车回家》等一系列影视剧,均取得了不俗的收视和口碑。《人民的名义》是他第一次执导政治剧。但他对这一题材并不陌生,一方面在他此前的作品中均有着对社会政治生活、时代历史变迁的厚重情怀体现;另一方面在中央重锤打击贪污腐败政策下,披露了众多腐败分子和事件,激发了李路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灵感和欲望,而第三点则可以简单概括为李路说的,“因为这个是我喜欢的题材”。

  第一次听到《人民的名义》正在筹备的时候,当时李路正在国外,得知消息后他立马赶了回来,并与编剧周梅森取得联系,加入到这部剧的前期工作中来。作为《人民的名义》“三剑客”之一,虽然李路是在范子文、周梅森之后加入进来,却成为了身兼导演和总制片人双重身份的灵魂人物。如果将剧组比作打仗的军队,周梅森说李路是整个队伍的“司令员”,“现在是李路在领导我们整个团队。”对于这部剧的前景,李路说:“反腐题材重登荧屏是时代的需要,百姓的心声。我会一如继往地延续关注民生,洞察冷暖,立足当下,反映时代的创作原则,把这部剧拍成有品质的政治剧力作。”

  周梅森时隔8年再执笔

  原创剧本挖掘人性和政治伦理

  周梅森原本是笔锋深睿的小说家,90年代后期开始写政治小说。他对官场文化和权力运作了解深刻,而且有着其他作家不太具备的挂职政府部门的经历。因此由他执笔的政治剧“仿真性”最高。《人民的名义》是周梅森时隔8年再次执笔政治剧。停笔多年,除了因为政治题材的特殊性和十年前的过度开采之外,还缘于周梅森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之前《忠诚》《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我主沉浮》等作品已经对这个题材领域有了充分的表达和体现,很难再写出新鲜的花样,东拼西凑没有意思。所以当范子文第一次请周梅森出山担当《人民的名义》编剧时,他一口就回绝了。

  后来通过执法部门体验生活、到监狱和贪官面对面的谈话,包括对十八大以来反腐的真刀实枪的案例进行分析,周梅森最终确定可以完成这个工作,“之前是从官场斗争和政治角度考虑问题,这次我研究山西的贪官材料,到监狱接触贪官,发现需要往人性和政治伦理方向挖掘。”因为对原创剧本的坚持和紧贴时事的新鲜视角,周梅森对于《人民的名义》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拒绝到后来的信心十足,“除了小鲜肉的年轻受众市场之外,这样拥抱现实的作品就没有观众了吗?我们不相信。还有反腐,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官方不需要吗?我们也不相信。我们相信做的好的,市场也需要。”

  范子文牵头搭建黄金班底

  以家国情怀打造现实之作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发起人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他是在反腐题材淡出十年之后,最早有意推动这一题材回归电视荧屏的人之一。“我2014年到任的时候,属于涉案题材的反腐政治剧还没有很明显的回归迹象。当时中央的反腐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还是没有人敢弄反腐题材。当时我们已经意识到,反腐工作肯定要有影视作品去呈现,也就是我们说的影视作品要关照现实嘛。”因此《人民的名义》成为了本轮反腐剧回暖潮中最早立项的电视剧之一。

  此后周梅森、李路的分别加入,搭建起这部剧的黄金创作班底,《人民的名义》“三剑客”也正式成军。作为该剧的牵头人,周梅森把范子文叫做“政委”。谈到两位搭档的加入,范子文十分感动,“导演和编剧,很有家国情怀,反腐题材是有风险的,中间遇到一些困难,歌功颂德的大家愿意拍,反腐的大家还是要犹豫一下的。”而因为有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支持和推动,《人民的名义》的创作和人物格局都更具现实意味。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力推进反腐,既拍“苍蝇”,又打“老虎”,查处副省级以上高官超过百人,且涉及多名副国级干部。《人民的名义》中不仅角色层级触抵副国级,更有不少小官巨腐的原型,将这些年反腐斗争中的真实现况一一囊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