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秀波:灵与肉的轻重是个答案清晰的谜

作者:张宁 来源:搜狐娱乐
2016-04-29 11:05:53

专访吴秀波:灵与肉的轻重是个答案清晰的谜

吴秀波:灵与肉的轻重是个答案清晰的谜。

  搜狐娱乐讯(张宁/文 玄反影/图张科明/视频)《北京遇上西雅图》之后,整整3年,吴秀波没有再演电影,直到薛晓路导演发来续集的邀请。当然这3年,吴秀波没有闲着,陆续有电视剧的作品播出,他对低调的解释是:“拍戏有点像是长途跋涉地跑步,可能在这一年你的方向性特别清晰知道往哪儿去,就拼命地往前跑。然而突然间你会觉得力气使完了,希望找到内心的发动机在哪儿,需要一个停滞的阶段来选择剧本。”

  “电影对我来说是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吴秀波很坦然地说,“从一出道就演电视剧,到现在为止,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电视剧演员。”采访临近结束的时候,他又强调了一次这个观点,并以驼鹿迁徙作例,电视剧里的鹿是商业型的鹿,能卖片的演员就是头鹿,占据着话语权;但在电影里,你能卖片也是一只职能型的鹿,必须听导演的。

  朋友圈这东西最滑稽了,发一个“天好蓝”,你跟谁说的,目的在哪儿?

  吴秀波在《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里,跟汤唯同框的对手戏屈指可数,两人通过写信这种古典的方式完成了精神恋爱。接受采访的时候,总不能避免被问到,你相信这种爱情的发生方式吗?你还写信吗?

  “所有人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特别的恍惚,满天飞舞的信件难道大家看不到吗?我们天天在发短信,因为如果说信只是用书写来做形式的话,这个太刻板了,我说这个年代写信的人好像远比我曾经十几岁或者八十年代的人多得多。”

  然而更多人的疑问在于,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微信连一秒都不需要就能把你想说的话传达给对方。吴秀波进一步阐述他的想法:“很多的人最初开始发短信的时候习惯于秒回,突然间发现对方不能秒回的时候,有的时候有一种被冷落感,但实际后来你自己发现你也不能秒回的时候,才知道这属于忙碌。”

  吴秀波本人不发朋友圈,直到2012年才换了第一个智能手机。他不理解发朋友圈的人背后的行为逻辑,“你写信也好,发微信也好,你都知道发给谁,而且一定有其目的所在——你昨天怎么没来?你欠我钱什么时候还?你是不是喜欢我?咱出去吃饭吧?发一个朋友圈,天好蓝,又听到一首忧伤的歌,你跟谁说的,目的在哪儿?”

  “发完了,你在那儿等着,夜里好难受,有6个人回,为什么?”吴秀波把这归结为孤单,“看似拥挤的人群里,每个人却是孤单的,眼前全是身影却找不见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发出一种声音,听到反馈。什么是《不二情书》,只是一个拍电影的人发了一个最大的朋友圈,谁花钱谁就回了。”

  我有亲密关系恐惧症,我以为人是不能进行深层次交流的

  不止一次的,吴秀波说自己有亲密关系恐惧症,“我以为人是不能进行深层次交流的”。为什么不能进行准确交流?他的理解是:“每个人对词汇的理解不同,比如我们说妈妈这个词,这是我们学到的第一个词,你想的是你的妈妈,我想的是我的妈妈,一个词尚且有如此大的差异,我们再说工作、恋爱、生命、年代、时尚、价值全都不一样,当所有的单位计量都不一样的时候,我们怎么可能产生准确交流?绝无可能。”

  不能准确交流,生命就会产生孤独感。那么,人本身的心理交流要如何解决?吴秀波给出的处理方式是自我问答,“我之所以能特别认真的对待你的每一句问话,是当你问完我以后,我把你的话题再转述给自己,再问一遍,像进行一个自我回答一样的去交流,我并不需要去规避你,我也不需要去奉承你,但是我要以自己的原则来跟我自己准确的作答,这样我一天就不白过,至少我在自己跟自己说话。”

  3年前,吴秀波曾经针对这种自我排解举过一个自己的例子,他说他能看到正在生气的自己。有一次拍戏,导演对他的表演有疑虑,但双方又没有沟通好,吴秀波说他当时就怒了,甚至想朝导演扑过去,对面的女演员问他是不是心里有两个小人,理性的一个正在极力勒住要发怒的另一个,不如试着放松一点。吴秀波当时就想到自己家大儿子因为小儿子挨骂,委屈到踢凳子,他就上前轻轻抱住大儿子,那一瞬间大儿子就好了,因为大儿子能切实感受到爱。而在片场的自己,吴秀波说他就像他的大儿子一样,在脑海里自己给自己一个拥抱,就把情绪排解了,这个方法叫“关照”。

专访吴秀波:灵与肉的轻重是个答案清晰的谜

吴秀波接受搜狐娱乐专访。

  灵与肉的轻重是个答案清晰的谜

  虽然说着不相信人可以进行深层次交流,但吴秀波还是迷恋交流感,胜过书写。“为什么我们除了看书以外要看戏?你会发现表情这个东西不仅仅只有人类这一种动物拥有,狮子、海豚、猫、狗,全有表情,如果声音和文字能够传达一切的时候,表情意味着什么?它一定能传达你传达不了的东西,所以我以为声音、表情它所能传导的绝非文字所能及,甚至于很多的书里讲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