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电影合拍论坛:娜塔莉看重独特性 托纳多雷谈"语言困惑"

作者:李岩 来源:人民网-娱乐频道
2016-04-18 11:29:12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李岩)“世界应该熟悉中国讲故事的方式”、“未来大的合拍电影一定是在中国投资人主导下的国际制作”、“我们要弄清楚我们拍的到底是英文片、还是中文片……”昨天下午,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重头戏“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举办,包括世界著名影星娜塔莉 波特曼,《天堂电影院》导演朱赛佩·托纳多雷,《卧虎藏龙》编剧詹姆斯·沙姆斯、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在内的多位世界级知名影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如何推动中外电影的真正国际化合作。

  于冬:5至8年中国银幕数将达60000块 票房可达1500亿到2000亿

  中外合拍”,这个几年前还停留在概念阶段的词汇,如今正成为中外电影行业频频涉及的实际业务。“到目前为止,今年中国投资公司公布的与美国合作的影片项目已多达57部之多”。论坛伊始,中国知名电影导演黄建新就迫不及待地扔出这一数字。

  于冬认为,中国庞大的电影市场,将是吸引北美电影投资者与中国合拍的重要原因之一。好莱坞一 直在拍的超级科幻大片的续集,已逐渐脱离了美国的客观现实生活,也不再受到所有中国观众的热捧,“《蝙蝠侠大战超人》的中国票房都不如一部青年人爱看的中小成本国产片。这说明中美电影市场已出现巨大转机。”他认为,中国电影市场迅猛增长的势头起码还会保持十年,银幕增长还会继续五到八年,中国银幕数将1倍于美国达到60000张,未来中国电影市场一年的票房可以达到1500亿到2000亿人民币。

  谈到合拍片,于冬表示,目前国内资本溢出很多,好莱坞六大公司的片单都被中国买断,“向大片溢出之后,相信将来就会向一些独立电影输出。”他认为合拍片最重要的是分清楚针对市场,“合拍中文电影,主市场就以中国为主,合拍英文电影,那么是针对全球市场。现在大家面临很多这样的选择。”

  詹姆斯·沙姆斯:世界应熟悉讲中国故事

  曾与李安合作《卧虎藏龙》的美国制片人詹姆斯·沙姆斯认为,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好莱坞。“好莱坞指代的并非一个具体的制作电影的地方,而是一种制作电影的方式,一个新的业态形式”。在他看来,中国新一代电影人的关系已有所改变,且正在形成这种新的业态形式。

  詹姆斯认为,博纳、万达等公司已不单单是利用已有的中国市场,还在把已有资源渗入到美国的各种电影制作室当中。这些渗透早已超越邀请一位好莱坞明星去上海拍片这种初级阶段,而是升级到了一种双向合作。“中国影人正在利用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创意去创造中外影片的合作模式”。

  詹姆斯坦言,中国影人在讲故事的方式上不是特别自信,常常拿自己和好莱坞对比,其实大可不必。“包括中国在内,世界上各种文化只是讲故事的方式有所不同。现在,世界也应该熟悉中国讲故事的方式”。

  托纳多雷:我能用任何语言进行导演工作

  意大利大师托纳多雷认为,合拍片是很有活力的一种形式,“我和法国、美国都有合作的经验,导演过程中没有遇到问题,这说明我能用任何语言进行导演工作。而且不同的语言背后是不同的文化,它们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使得你可以加入新的文化上的元素和心理上的理解,拍出更好感觉的电影。”

  他还谈到制片人与导演的关系,“最初拍电影我只和制片人交流沟通,有时要用几年的时间得到共同的想法,但现在制片人负责分工的越来越多,要跟十几个人沟通,后来还要跟发行人、银行负责人沟通,关于主角、时长都会有影响。我很难相信制度会回到四十多年前。”

  托纳多雷坦言,现在世界电影圈内的人士都非常关注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回归,“我们都非常关注中国最好的电影,并邀请这些好电影来参加我们的意大利电影节。”

  娜塔莉·波特曼:要具有普世性,首先要有独特性

  娜塔莉·波特曼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爱与黑暗的故事》的创作缘起。当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刚刚翻译成英文时,她就读到了它,“开始我是喜欢它的语言,后来对移民的问题产生兴趣,又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爱,以及期待和现实的矛盾,我感兴趣的点越来越多,于是决定把它拍成电影。”

  波特曼表示,“作为女性,我习惯于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每天都会说‘我想要什么’,但作为导演你得说得非常具体,后来我觉得毫无压力,随着经验不断丰富,表达想法也越来越清楚,这让我很有满足感。”

  之所以拍摄这部犹太移民电影,是因为波特曼生在耶路撒冷,家里是从欧洲去以色列的移民,所以和故事产生了共鸣,“这让我想起了童年,虽然和现实并不一样,但很多海外散居的人对回家有期待,到达后又会失望,想到自己奋斗的目的和纠结,任何移民故事都会有这样的表达。”

  谈到合拍片,波特曼表示自己不算有经验,但她认为在电影领域,最重要的是,有新的原创性,把导演的愿景纳入其中,要具有普世性,首先要有独特性。

  许诚毅:《捉妖记》在北美不成功很正常

  旅美而又返华的导演许诚毅介绍了自己的履历,“我在香港长大直到大学,一直说粤语,去美国时我已经26岁了,一开始我的英语非常差,朋友们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一开始别人讲笑话,我还假装笑,很尴尬,后来慢慢我才融入进去。我在美国待了20年。当我被梦工厂再派回中国时,不知道什么是’坑爹’,如今中美文化我都有所了解,这对我来说非常幸运。”

  许诚毅在自己的合拍经验时谈到,在拍《捉妖记》时首先探讨的就是“要不要做成国际电影”,最终决定做成针对中国市场的影片,因为影片取材自《山海经》和《聊斋志异》,“这些背景都太中国了”。他提到,随后当影片上映并在中国市场获得巨大成功后,就有北美市场的发行商主动来谈合作。以此为例,许诚毅“奉劝”中国同行,在中国市场上把中国自己的故事讲好是第一位的,“这是走向世界的基石”。

  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娜塔莉·波特曼

  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余冬

  中外电影合作论坛-詹姆斯·沙姆斯

  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伊恩·史密斯

  中外电影合作论坛-许诚毅

  中外电影合作论坛-黄建新

  中外电影合作论坛-朱塞佩·托纳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