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4月1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黎华玲 赵宇飞)从重庆出发,一路向北行驶约700公里后,长安无人驾驶汽车车队于13日顺利抵达西安。银白色的车身在阳光的映衬下,未来感十足,与千年古都的历史感形成强烈反差。
13日中午,位于包茂高速陕西商洛段柞水服务区的道路两旁,桃花开得正好。清风拂面,阵阵花香之中,无人驾驶汽车缓缓进入服务区,引得众多司机围观。“这个车真没有人开?”“这个车怎么操作?”“这个车怎么变道超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充满好奇。记者不禁赋诗一首:“司机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陕西省商洛市交警支队一名交警表示,今天看到无人驾驶汽车进入商洛地段时,交警在后面观察了好一阵。“我们发现这个车在行驶方面算得上是符合道路交通规则的,它的行车速度以及车辆变道会车、超车,都表现得挺好,这是国家科技的进步。”
稍作休整,无人驾驶汽车开始驶向秦岭深处。
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长江黄河流域分水岭的秦岭古道,素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秦岭的险峻。“秦岭路段大弯道较多,隧道群里面光线较暗,对无人驾驶汽车进行自行判断行驶是巨大的考验。”工程师何博说。
下午2时许,无人驾驶汽车开始穿越全长18.02公里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车灯自行打开,再加上隧道内的灯光带构成的蓝天、白云、彩虹景象,记者误以为闯入了被撕开的时间隧道,现场科幻极了。
经过200多公里穿越秦岭的测试之后,无人驾驶汽车于当日下午5时左右驶入古城西安。古城墙下,无人驾驶汽车缓缓驶过,十三朝古都和未来感十足的无人驾驶汽车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沿途的行人好奇地瞪大眼睛看着无人驾驶汽车,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历史性时刻。“这个场面有点让人错愕,有点科幻大片的意思。”一位路人说。
在西安开咖啡店的丹麦人斯汀·汉森听说无人驾驶汽车来到西安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希望试乘一次。“在中国的古都坐上这么先进的汽车,我特别激动,这种无人驾驶汽车以后能普及的话,相信交通事故发生率会降低不少。”汉森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黎予生表示,“我们集成创新的无人驾驶汽车穿越天堑,让人不得不感慨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让我们坚定了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强大驱动力。”
14日这天,无人驾驶汽车车队一早从西安出发,开启400多公里的测试行程,赶往河南郑州。(参与采写:张桂林、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