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中国乞巧、对话世界,第七届乞巧女儿节本月将如期开幕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充分发掘陇南民俗文化特色优势,打响走向世界的“中国乞巧女儿节”文化品牌,推进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814日至820日(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第七届乞巧女儿节将如期开幕。818日,以“中国乞巧.对话世界”为主题的第七届乞巧女儿节保护传承论坛也将在北京举办。

陇南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既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也是被中国最古老的诗歌典籍《诗经》唱响的地方。陇南西礼两县交界的西汉水流域是秦人的发祥地,也是秦文化的重要源头,秦始皇的先祖们就是从这里出发,逐渐向东进发,迈开了统一中国,建立大秦,奠定中国多种制度框架的步伐。历史的变迁,王朝的更替,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形成了陇南独具特色的伏羲文化、先秦文化、西狭文化、茶马古道文化、三国文化、乞巧文化、白马人民俗文化等古老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陇南各种特色文化中,乞巧以其丰富而深邃的民俗文化内涵,最具传奇色彩和时空穿透力。陇南西和乞巧节从每年农历六月最后一个晚上开始,到七月初七晚结束,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一种集信仰崇拜、生活期盼、民间传说、诗歌谣赋、音乐舞蹈、才艺展示和民间工艺为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节令期间,参加乞巧活动的姑娘们以虔诚的心情、隆重的仪式,祈求心中敬仰的神灵“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祈愿自己婚姻如意、生活幸福。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因其持续时间之长、参与女性之多、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情感之真挚、程式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200610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6月,乞巧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为一项流传千年而不衰的传统民俗活动,乞巧在陇南地区具有约定俗成的规模性和民众性。据陇南市文化部门的统计,多年来,乞巧文化活跃在甘肃南部西汉水流域的近20个乡镇、300多个村,经常性参与人数有50多万人。为了让古老的乞巧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多年来,陇南市委、市政府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禀赋,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陇南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加大对乞巧文化的传承性保护,大力宣传推介乞巧女儿节,使这一古老的千年民俗再次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去年8月,在成功举办了五届乞巧节的基础上,陇南市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此次节会以“女儿梦·中国梦”为主题,组织开展了10项乞巧系列活动,尤其是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的成功举办,把传承保护乞巧文化与推动妇女事业发展有效融合,进一步拓展了乞巧文化内涵,丰富了乞巧文化表现形式,真正让乞巧这一民俗文化瑰宝走出了甘肃、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着力于打造有利于乞巧文化生长发展的肥沃文化土壤,近年来,西和县积极完善乞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将乞巧民俗村、民俗街、乞巧文化传习所、标志性建筑、乞巧文化节点打造纳入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全县建成了姜席谢庄村、姜窑村等一批乞巧文化民俗村和乞巧民俗文化展馆。在西和县城、长道镇大寨村、晚霞湖景区、石堡乡包集村、姜席谢庄村、大桥镇龙凤村建成了6处乞巧文化传习所。在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西和县还坚持把乞巧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作为传承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和县积极实施乞巧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乞巧文化传承人支持管理办法,建立完善了传承人认定制度。除落实发放省市对传承人补助金外,县政府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鼓励支持,扶持培养了一大批乞巧文化传承人,截至目前,全县已认定命名乞巧传承人省级3名、县级113名,命名“乞巧世家”5户、“乞巧之家”10户。

在乞巧文化的有效助推下,西和县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真正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使文化产业成为了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围绕打造乞巧文化品牌,西和县加大对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生产、包装和营销力度,策划研发了“乞巧坊”10大系列200多个产品,涉及西和麻纸、刺绣、草编、剪纸、仇池石等。同时依托民间资本,建成了西和县乞巧文化产品旗舰店和遍布全县各乡镇的文化集市,在全县5个乡镇42个村成立村级标准化“乞巧坊”刺绣协会,带动妇女就业近万人。2014年全县接待游客62万人,创综合收入2.8亿元。

同时西和县全面加强对乞巧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理论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整理出版了以著名民俗专家乌丙安所著的《关于七夕乞巧节的依法保护与科学保护——以国家级“非遗”甘肃西和乞巧节为例》、知名民俗专家陶立璠所著的《<</span>西和乞巧歌>留给我们的宝贵记忆》和西北师大教授赵逵夫所著的《西和乞巧节》等为代表的学术专著30余部。西和县文联编辑出版的《仇池》杂志每期开设专栏刊登乞巧文化的文章。2014年,由乞巧民俗研究专家、西北师大教授赵逵夫领衔,筹备成立了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会,创办了《中国乞巧》杂志。所有这些,都为乞巧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为推动乞巧文化的活态传承,加强乞巧文化的生产性保护,进一步传承中华文明,扩大乞巧文化的影响力,2014年底,陇南市正式启动了将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工作。申报工作将力争23年完成。通过乞巧女儿节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助于把乞巧文化与妇女事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全面为中国传统的女儿节注入全球女性全面发展的现代元素,使乞巧文化有更广泛的共识和新的价值体现,从而走出一条全新的传承发展道路。目前,申报工作正在积极的进行之中。

随着一年一度乞巧节的再次临近,第七届乞巧女儿节的各项准备活动也在有条不紊的行进当中。本届节会期间除了散布于陇南西礼两县各村乞巧点上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乞巧活动外,西和县还将在西汉水流域的晚霞湖、横岭山以及县内6个乞巧文化传习所设立展演点,组织乞巧队伍集中进行展演,全面展示民间乞巧活动的全过程,方便游客观看。

除此之外,今年的乞巧节还包括国际女性书法作品展、乞巧情景歌舞剧《乞巧情韵》演出、乞巧文化保护传承论坛3项重点活动内容。其中第七届乞巧女儿节保护传承论坛将于今年818日(农历七月初五)在北京举办。论坛以“中国乞巧·对话世界”为主题,共分政府会见、开幕式、《乞巧情韵》歌舞剧演出、主旨演讲、交流研讨、联合签名、按手模、媒体采访、视频推介、闭幕式等10个板块。

届时,中央、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有关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妇女组织、联合国儿基会、驻华使节、国际嘉宾、民俗文化专家和国内外主流新闻媒体将应邀出席论坛。

论坛期间,与会的专家学者将就如何加强世界非遗项目之间的保护经验共享、全球语境下的乞巧民俗文化保护、中国乞巧文化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乞巧文化对现代女性成长的意义进行主旨演讲及学术交流研讨,论坛将讨论并达成《驻华使节眼中的中国乞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使宣言》、《中国乞巧文化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宣言》、《中国乞巧文化与妇女发展·北京宣言》三个书面性宣言文件。除了延续往届的高规格、国际化的特色外,本届论坛呈现出的一个新亮点就是突出“中国乞巧对话世界”这一主题,立足申报世遗,叫响乞巧申遗,打响走向世界的“中国乞巧女儿节”文化品牌,将乞巧文化的保护纳入到世界非遗保护范畴之内,提升到国际最高保护层次、进一步扩大乞巧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助推乞巧女儿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第七届乞巧女儿节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各项前期活动也在有序推进。(记者 薛朝华)

分享到6.79K
编辑: 黄硕标签:
吸血鬼 心有所想
IMF声明:对人民币中间价机制的调整表示欢迎 “阿苏”PK“京辉”:O2O大战已到“局点”?
为生活添色彩 盘点纽约帝国大厦灯光秀特别造型 双胞胎宝宝激萌走红屡遭搭讪 辣妈写答题板机智回应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