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指尖上的传承:歙砚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2015-07-24 16:52:40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由五洲传播中心出品的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指尖上的传承》在新媒体首发后。由于其展现了中国古老而神秘的制作工艺,凸显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而备受关注。在各大视频网站中可看到,《指尖上的传承》第一季分别为《泥人张》、《紫砂》、《歙砚》、《玉雕》、《木雕》、《苏绣》等节目,惊叹于指尖的神奇、作品的美仑美奂,感受到不一样的指尖力量。

指尖上的传承:歙砚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指尖上的传承》刚刚更新的记录片为介绍四大名砚的“歙砚”,以传承人王祖伟的人物故事为主线,展现出歙砚制作工艺的繁琐和复杂。表达出制作砚台这道极其重要的关键性的工序,是要根据砚石的石质形态,认真考虑题材、立意、构图、造型以及雕刻的刀法刀路。通过高清摄像机,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解读一方歙砚背后的韵味。

  千年歙砚,国之瑰宝

指尖上的传承:歙砚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指尖上的传承之歙砚

歙砚,全称歙州砚,也称龙尾石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唐宋时期的歙州而得名,其原材料来源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今称徽州),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有史料记载,公元8世纪的盛唐时期,歙砚已经很流行。1976年在安徽合肥出土唐代歙砚,石质细润,色泽清纯,是早期歙砚的珍贵遗存。唐代以后,歙砚有了长足发展。宋代歙砚精品层出不绝。1953年歙县出土了17块宋代歙砚,石质与造型各异,制作巧妙,展现了歙石精美绝伦的面貌。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歙砚以优良品质荣获“国之宝”证书。

歙砚石质坚润细腻、纹理缜密丰富、造型雅致、雕工精湛脱俗、发墨如油、贮水不涸、易于洗涤,享有“瓜肤谷里、玉德金声”的美誉。歙砚以黑色为主,且有青、绿、灰、紫、黄不等,华美绝伦、极富韵味的首推金星、金晕、眉纹、玉带、角浪、刷丝等,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历代文人墨客和书画家,无不视歙砚为至宝。

指尖上的传承:歙砚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天工开物,砚雕世家

歙砚历史悠久,历代文人雅士如柳公权、苏东坡、米芾、唐寅等均视歙砚为至宝。而当代雕砚世家王祖伟是新生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砚艺界的佼佼者。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目前中国最年轻也是唯一的歙砚国家级大师。师从当代著名的砚雕大师胡震龙先生,承世家之衣钵,显世家之风范,尽得薪传,在砚艺界有“砚艺绝伦”之誉。其功力深厚,刀法挺秀,运用之妙,得心应手,所制作的歙砚讲究质地,注重创意,强调品位,注生人与自然的对话,讲究诗、书、画、印、雕刻五位于一体以及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的统一。作品强调实用、观赏、收藏于一体,自然脱俗、器道交融、书倦凝重、华美绝伦,有“寸砚寸金”之誉。

指尖上的传承:歙砚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虽然声名在外,但王祖伟知道,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进取,不断创新,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汲取前人的成果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对艺术和生活的感悟与领会、提炼,才能实现自我超越。要走出去,在交流中受益,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在展示中传播古老徽州文化的无穷魅力。本着这样的人文理念,王祖伟曾在日本、香港、上海、广州、合肥、南京等地成功举办过大型展览,并第一个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歙砚作品展。作品《波光月影》入选砚石矿专家程明铭编著的《中国名砚》一书,其作品《阿房宫赋》,在第十四、十五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暨全国名师、名砚精品大展中连续获得金奖,成为第一位蝉联国家级专业金奖的砚雕艺术大家。作品《高山流水》入选知名砚收藏家陈国源先生编著的《砚林集胜》一书,多年来海内外采访、报道过他的砚雕艺术的媒体不下百余家。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王祖伟的砚艺得到了诸多名家的肯定。已故书坛泰斗赵朴初、文物大家史树青、红学大家冯其庸、中华诗词会长刘征、工艺美术巨匠张仃、雕塑大家钱绍武、韩美林,中国书协顾问欧阳中石等都曾为其题词,如“祖伟艺术”、“大匠雕琢”、 “砚艺第一家”等,赞心可见。

分享到6.79K
编辑: 中文标签:
最后一刻 降温
FT易主:那些被卖掉的“老报纸”都干什么去了? 苹果“魔力”在消失?部分产品销量遭遇“断崖式下滑”
双胞胎宝宝激萌走红屡遭搭讪 辣妈写答题板机智回应 当好莱坞大片遇上食物:魔戒变甜甜圈 马卡龙激怒绿巨人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