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竞争残酷
当下,中国正迎来一批外资企业迁徙潮,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开始将中国的生产基地迁出。而未来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说法,甚嚣尘上。
李东生表示,中国工业目前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看到这当中蕴藏的巨大机遇。他认为,要想扩大规模,必然会抢别人的增长空间,他把这叫做“挤压式增长”。“我们去年海外收入增长28%,今年目标再增25%,尽量在国外品牌里面多抢一点东西。没有办法,你不打别人,别人打你。这个竞争是无法避免的。”
李东生隔空喊话,要“和中国同行一起去抢国外品牌的更多市场份额。”他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海外市场,中国企业能够占据外资品牌更多份额,这是中国企业未来几年要做的。
过去一年里,苹果在手机高端领域几乎可以说是独占鳌头,但在李东生看来,目前中国部分企业在产品技术能力上,已可以挑战它。他认为,现在TCL在海外市场“吃”的是三星、摩托罗拉的份额,与苹果的市场隔得比较远,挑战苹果还差了一点,但总得有人出来挑战苹果。
一路过来,看到大多数记者手持苹果手机,李东生开了个玩笑,目前中国消费群体,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所以不用苹果要靠政治觉悟。“不用TCL没有问题,但是我希望还是用中国货,媒体要带头。”
竞争与合作永远都是如影随形的。几乎每年李东生都会去日本,拜访一轮日本企业。“日本在精密零部件领域能力很强,中日企业合作之间的互补性也非常高。”李东生说:“目前,我们彩电市场份额仅次于索尼,早就超过了东芝和松下。我相信,再有两三年中国在电子、家电领域超过日本不是不可能的事。对我们来讲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应对苹果的快速创新,怎么能够和三星、LG竞争。”
在李东生的计划中,今年,TCL将持续进行海外并购。今年年初,TCL就宣布从惠普手中收购Palm品牌,并将会保持该品牌的独立运营。李东生向记者透露,TCL将最快年底推出新品牌Palm。“我们希望通过并购在美国再打开一个新的业务,并开发移动的一些创新型终端。海外还有很多的并购机会。”
产业金融采取“跟随战略”
经过一轮定增,TCL刚刚完成57亿元的融资,李东生对工业企业现有的融资环境深有体会。
李东生坦言,目前整个工业利润率、回报率都是偏低,资金都不稳定,企业融资都不容易。“去年我们定增57亿元,那一个多月基本上我一半的时间干这件事,找投资人谈,解答他们各种各样的顾虑和问题。就差没跟他们签担保协议了。”
此次两会上,李东生提出工业遭资本冷落,对大部分产业领域来说,更多要靠市场化的方式筹集资金。他表示,目前企业上市或股权再融资还非常困难,许多在香港市场很容易操作的融资方式无法在国内实行,期待国家能加快债务融资,银行商业化改革,同时进一步减少国内贷款利息。
而目前,李东生亦试图尝试通过TCL内部调整来消化一部分这个问题。近期,TCL集团的组织架构调整为“7+3”,除了原有的工业板块,后三个是新增的服务业板块备受市场关注,包括智能互联网应用、金融和O2O。
李东生说,我们没有打算做银行,在金融方面的布局还是以产业金融为主。为了突破财务公司经营能力的限制,我们陆续投入参股和投资几个项目,包括科技小贷公司、供应链金融公司、消费信贷等。
“未来TCL将扩大第三方支付。我们以这个业务为基础,以集团参股方式将互联网金融项目立项,继续和银联合作。去年我们第三方支付结算量将近10亿元,第四季度量上升得很快。我们现在已经在申请移动互联网金融的资质。”
谈及金融战略,李东生称,我们希望围绕产业金融发展的战略,围绕双+转型,来建立产业金融的领域。高回报高风险,我们自己会比较谨慎的管理好这个风险,所以TCL在产业金融方面不会做的很激进。“跟随战略不失为一个比较稳妥的金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