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一年生产100万~200万台的智能马桶盖,中国每年本土销量不超过30万台,其余大部分出口日本市场]
中国生产的智能马桶盖,出口日本、打日本品牌,然后被中国人高价买回国内,拆开一看却发现“MadeinChina”,这刺痛着中国制造业大佬们的神经。
中国游客春节假期到日本抢购智能马桶盖的话题,在本届“两会”上持续发酵,被看作“中国制造必须升级到中国创造”的活教材。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两会”期间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什么中国人不相信自己,到国外买一个马桶盖,是为不诚信的行为埋单,难道我们还不吸取教训吗?”
其实,除了产品质量差距外,这还与市场普及、国人对外国品牌痴迷等因素有关。佛山卫浴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文贵3月8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矫枉过正也不正常。此事也许会成为国内智能马桶、智能卫浴市场的“引爆点”。
中国智能马桶盖普及率不到1%
“在卫浴行业,我们早就知道,很多国内消费者去日本买的智能马桶,也是中国制造的。国外卫浴行业发展了上百年,国内卫浴行业才几十年,质量、服务、创新上的确还有一定差距。”刘文贵坦言。
刘文贵说,去年国内卫浴行业的市场容量达2300亿元,国外品牌只占了100亿元,占比不到5%。当然,随着老百姓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需求也在扩大。刘文贵春节期间跟几个佛山卫浴行业的老板聊天时谈到,媒体对中国人到日本买马桶盖的关注,可能成为国内智能马桶、智能卫浴市场的一个“引爆点”。
据刘文贵介绍,国内市场真正推广智能马桶盖才四五年时间。目前,国内专业生产智能马桶盖的厂家约30家,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和福建这三大卫浴产业的聚集区,像佛山的箭牌、东鹏都有自己的生产车间,刚刚开始介入。
“像箭牌一年销售收入40多亿元,它有营销网络,一旦发力,对产品推广将起重要作用。”刘文贵认为,之前智能马桶盖在中国市场没有普及,跟大品牌不重视这一市场有关。
洗之郎智能温水便座品牌创始人、西安三花良治电器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悦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日本企业1964年研发出智能马桶盖,产品1988年上市,市场教育经历了20多年,现在日本家庭的智能马桶盖普及率达到86%。1995年,洗之郎便开始研发智能马桶盖,至今也经历了20年。但是,中国国内智能马桶盖的普及率还不到1%,洗之郎开拓市场非常困难。
据马悦了解到的情况,日本每年的智能马桶盖销量约400万台,基本上都不在日本生产,有的在中国生产,还有的在马来西亚、越南生产。中国现在一年生产100万~200万台的智能马桶盖,中国每年本土销量不超过30万台,其余大部分出口日本市场。事实上,日本TOTO、松下分别在苏州和杭州的工厂,均有生产智能马桶盖产品。
如今,日本的“马桶盖”已从最初单一的冲洗功能,发展到现在具有加热圈、水温调节、分别适合男士和女士冲洗的双喷嘴等功能。但是,日本智能马桶盖的使用环境,与中国有很大差异。首先,日本卫生间、洗澡间分开,因此不用防潮;其次,日本的自来水可以直接喝,因此不用过滤杂质;另外,日本房屋电路设计规范,而中国房屋电路设计不规范,因此要防漏电,甚至要三级“防电闸”。所以,中国人从日本买来的智能马桶盖,在国内不一定适用。
“中国制造”再反思
事实上,国人对日本产品的盲目购买,也被有心人加以利用。有日本商人已经发现中国人到日本买马桶盖的现象,因此提供不同的产品——日本人买、本土用的,约2000元人民币左右;中国人买回国用的,4000~5000元人民币。
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说:“国人之所以去日本买马桶盖,是因为本土品牌缺乏质量保证,更多洋品牌入华能够刺激本土企业的品牌意识和竞争意识。”他还表示,政府应该鼓励华为、联想、浪潮等龙头企业走向海外市场。
“当我们都把对‘家电’的认知和需求集中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品类时,日本马桶盖早已在大城小镇普及开来。这源自日本家电企业对自己国民需求的挖掘和对家电概念的延伸。”家电业资深人士张亚晨分析说。
不过,张亚晨认为,首先,国内消费者还没得到充分教育,到日本采购智能马桶盖的只是部分消费者,所以没必要大惊小怪;其次,这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品类,之前大企业没有真正启动,只有一批小企业在做,市场还需要慢慢培育;此外,只要真正意识到这个市场,相信中国企业是有能力做好的。“国内几乎所有的家电产品最早都是‘舶来品’,但现在电视机、空调等在国内市场都认可中国本土品牌。”
据张亚晨介绍,“电子坐便器”的行业标准,最近几年国内已经出台了。智能马桶盖的行业标准并不复杂,工艺要求、知识产权都不是特别严谨,国内做没有问题。最终能不能做好,不完全取决于单个企业,还受到行业规范、市场监管、消费者认识等方面影响。
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徐东升也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指出,对国外产品的迷信,还需要一段时间去打破。“我们做得好,国内消费者也不一定接受,国内产品做到4000~5000元可能没人买。消费心理调整、产业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欧、美、日消费环境成熟,买了肯定不会差。但国内,你还要甄别不同产品的好坏,消费者不知道哪个做得真正好,(这个问题也需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