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明涛的家乡位于陕南山村,镇上通往村里只有一条盘山小路 摄/丽案调查工作室记者 蒲晓旭
生活 向家人要路费 家里每年支持他1万块
终于,由庞麦郎作词并演唱的《我的滑板鞋》蹿红网络。一夜之间,他从无人问津到爆红网络,尽管他带有浓烈方言的唱腔至今饱受诟病。
迅速走红带来缺氧式的晕眩,曾经的暴躁和惶恐却未及退去,庞麦郎“彷徨”、“迷失”和“狂妄”的形象最终暴露在聚光灯下。
法晚:你们支持庞明涛搞音乐吗?
庞父:我想让他打工挣钱,他说他不打工了,要写歌。还说家里没钱,要是有4万块钱早都发专辑了。我也觉得亏欠他,就随他了,何况除了写歌他也没什么其他爱好了。
法晚:你们如何支持他的创作?
庞父:全家一共五亩地,种点玉米、水稻和油菜。他妈天天吃药,就靠我在煤矿打工,带上卖粮食,一年也挣不到两万块钱。但这些年每年支持他配音、路费和将歌曲发布在网上,每年得一万块钱。他2010年左右在西安录音,给了他3000块钱,后来录《我的滑板鞋》又给了他6000块。他曾说要把吉他,我也给他钱让他去买。前前后后,感觉给他投入的钱起码有四五万了。
法晚:这期间庞明涛除了写歌还干什么?
庞母:他在山东、北京好多地方打工。在广东、云南,他给饭馆端盘子,但他身体不好,干几天就停了,老板也不给结账。他想休息一下,但又没钱花,又去找活儿干。他有时还会问家里要路费,要零花钱。我们曾劝他回来,他又说回来没钱用。
法晚:他的音乐创作顺利吗?
庞母:这期间他已经发了两首歌了。在上海的时候他发过一首叫“喜马拉雅牛”(其实是《西班牙的牛》),但是没火,后来又发了一首《摩的大飚客》,也没火。他急得和我们发脾气。
考虑到家里就靠他父亲一人打工,我的胃和腰都不好,年年吃药要花一万多块钱,这些年每年支持他配音、路费也得一万块。我们劝他不要搞音乐了,但他不听。
他已经有很多年没笑过,他这几年受了很大的痛苦,说压力大得很。
法晚:你们试图劝阻过他吗?
庞母:我们希望他挣钱娶媳妇,也想着给他攒点钱,他说不要,说要等歌曲成功了才结婚。跟他说他不听,结果钱也攒不下,急得我们睡不着觉。
法晚:有没有想过庞明涛有天也会走红?
庞父:也想过。但是我们没钱,也没背景,只能靠他自己闯,闯到哪儿是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