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联系群众的时代触点

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人民日报
2014-12-09 16:30:22

  “下基层,下基层,基层在哪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干部的自我反思,引发广泛共鸣。

  基层就是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厂矿车间?就是条件艰苦的老、少、边、穷地区?这话听起来没错,其实只能算说对了一半。在国情世情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渠道四通八达,人口流动已是常态,如果只到田埂上去找老乡、去职业中介所关心待业青年,恐怕远远不够。如何把作风改到实处、让工作取得实效,成为新时代的新课题。

  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党员干部作风的改进,进一步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红脸出汗、揭短亮丑,很多党员干部意识到“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知道”的心态偏了、错了;实打实、心贴心,广大人民群众也感到领导见得勤了,办事不卡壳了,政策能落地了,能掏心窝子的党员、干部多了。我们开展活动、反对“四风”,归根到底就是为了防止一些党员干部在心理上看轻了群众、在情感上疏远了群众,丢了群众路线这块宝、松了联系群众这根弦。

  也要看到,群众工作有时代性,什么方法都不会是即插即用那么简单。过去有效的现在不一定有效,甚至变成了无效的“形式主义”。倘若一说联系群众,就只知道抱着棉被拎着米面往村里跑,那肯定是不够的。更何况,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0%,人口分布和职业构成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旦把尊崇传统变成刻舟求剑,连群众去哪儿了可能都搞不清。一些干部感叹如今群众工作不好做,感觉“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好用、硬办法不能用”,说到底是没找到群众工作的时代触点、跟不上群众路线的时代节拍。

  群众在变,联系群众的方法也要变。以前,群众只是希望银行有存的、锅里有煮的、水电路是通的、晚上外出是平安的;如今,群众还渴望基层服务是便利的、重要决议是公开的、诉求渠道是通畅的、管理机制是民主的。党员干部若不懂得维护合理权益的必要,不理解推动时代进步的趋势,联系群众就会变成一句空话。从强化基层党组织治理功能,到完善为民服务平台;从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到人财物杠杆的使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群众问题、以制度笼子来推进作风建设,正是时代提出的新挑战。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是最好的作风。如果把群众路线束之高阁,遇到麻烦就别抱怨法宝失灵。如果干部平时从不上门,连村民名字都叫不上来,关键时刻就别指望一呼百应。善不由外来,名不可虚作,再多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资源,说到底都需要一颗“为民”的真心来支撑。只有拔除了“四风”的软钉子,才能扎实践行“执政为民”的政治伦理;只有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奋发有为的状态,才能在新时代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任。

  古人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践行群众路线,决不能忽略时代变迁这个最大变数。只有摸着时代触点前进,建设一个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党,才能为作风建设、为国家未来,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