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大漠梭梭——苏和》
(四)不胫而走
口导:苏和在大漠深处坚守10年种植梭梭的善举,不胫而走。不止在额济纳旗、在阿拉善盟,提到苏和,很多人都会说 “知道,他在沙漠里种树好多年了”。榜样就在身边,在苏和的家乡,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
正文:种树的现场声
同期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老师
同期 你是干嘛的?个体户来干活的20几个人是同学,平时经常聚会,这次,他们换了形式,商量好假期来帮苏和种树。
同期:志愿者 那么大年纪在这么艰苦的地方种树,太不容易了,特别感动。
同期 志愿者 为了家乡,放弃那么好的生活条件,特别敬佩。
这天是周末,早晨七点,苏和就有电话打进来,到八点钟一个小时时间,苏和接了三个电话,有要来帮忙种树的,有要买树苗的。
同期 苏和当初来这里种树,我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现在看到这么多人都来种树,和我一起努力,看到大家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我特别激动。感觉我当年做对了,有价值。
在苏和种植的梭梭林的最东边住着龚殿成一家。2012年一退休,龚师傅就主动提出来,跟苏和一起种树。他在城里有房子,生活条件也很好,却自己掏钱盖房,在沙漠里安家。三年来,龚师傅一直是苏和最得力的帮手。
同期 龚殿成他人品好,是个好人,以前曾经帮过我。我就是要帮他,像好哥们儿,好朋友。把树种好。现在乐感越精神,越来越有劲儿。
苏和家有三间屋子,每一间的墙上都挂着照片,苏和有个习惯,只要来这里种过树的人,他都会留下照片。十年间,义务帮他种树的人始终没有间断过。帮助过他的人,他无以为报,希望以这样的形式,表达感激。
现在,苏和自己有苗圃,每年产苗2万株,除了自己用,也给附近的牧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生活困难的牧民,都是白送。
上午,牧民巴特尔又拿走了1万株梭梭苗,他已经连续7年、每年买苗1万株,现在在他的牧场里种着100多亩梭梭。
同期 巴特尔 牧民 我就想的保护生态,风沙大,挡风沙哇。
在距离苏和差不多20公里的地方,嘎布亚图用7年时间已经种活了2000亩梭梭。他是苏和的小舅子,原来是额济纳旗文化局副局长,2007年辞职,跟着姐夫一起种树。
同期 嘎布亚图 苏和的小舅子以前在他那帮助种这(梭梭),我就意识到了,这个人有远大的理想。他有好多种办法发动当地农牧民:哪个牧民生活上有问题、困难,他就点名叫过来,说你过来给我干点活,我给你钱,发工资。这个当中,(牧民)看到了种树有什么好处,意识到了有这么个想法,也回去种树,是这种的方式方法把这个当地的牧民给带动起来了。这个了不得。
从2010年开始,嘎布亚图出来单干,姐夫苏和一直免费给他提供梭梭苗。他种植梭梭,嫁接苁蓉,现在成了额济纳旗的苁蓉种植大户。嘎布亚图还和姐夫苏和联手,苏和给牧民提供苗木,他给牧民提供苁蓉种子,吸引更多人种树。
【现场声:你看,好家伙,真大,这个就是苁蓉,苁蓉漏出来的头,还是双头的。】
10年坚守,苏和植树造林、绿化家乡的事不胫而走,在人们心里播下了绿色的种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旗累计营造林27.8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68.5万株。
同期 丁艳波 苏和曾经的同事大家发自内心地细细想一想,你来干一天两天行,在这种环境下真正的让你一呆十年,谁能做得了?不要说是干活了,在这看着这块土地能做了么?所以说我很敬佩他。
同期刘洪贵苏和曾经的同事:苏回到家乡那么艰苦的环境,那么执着地在那搞好一片林子,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这个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学习。
同期 孟和 额济纳旗旗长苏和热爱家乡,退休后回到额济纳旗植树造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植树造林。我们相关部门也给苏和提供相应的帮助,政府出了钱,拉了电,林业部门提供相应的指导。
编后:10年时间,苏和种了3000亩梭梭,可是距离他要实现的目标——绕黑城一周、种满16公里网围栏还有相当差距。已经年近花甲,时间不等人,面对家乡脆弱的生态环境,面对正在被风沙侵蚀的黑城,老人心有不甘,他还想做些什么?请明天继续关注系列报道《胡杨精神梭梭品格——时代楷模苏和》第五集《还想再活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