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能干的人”
无论全友芝还是她在老家的邻居都说全友芝的大儿子有智力缺陷,但是在全友芝的嘴里,新盖的房子是大儿子攒钱盖的,“修房的钱都是我儿子自己攒的”;而在她的邻居嘴里,这四间房子总价8万元人民左右,“这几间房子老人也是出了钱的。”
其实,邻居们并没有恶意,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全友芝是一个“能干”的人:“一个人操持家,又在外打工挣钱,还想着帮大儿子娶媳妇。”
“都以为在外打工”。全友芝的邻居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些年她也曾回过家,但问起她在外做什么,她只回答在外打工。曾经碰到全友芝出门,邻居问去哪儿,她不回答,有时候也说走亲戚。
村民告诉北青报记者,村里很多人都外出打工,主要去浙江,职业多为建筑工地工人、装修工人或者车间工人。一些人也会选择农忙之后,外出打短工,按天算工资,没活儿就换工作。
“90%的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村支书说,全村有人口近2000人,青年和中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春节再返家。对于村里人出去干什么,当地的工作人员说,统计难度很大。
“住井这个是我们村里的啊?”从浙江打工返家的李先生从手机上看到了新闻,但得知她居然与自己同村后,多少有点惊讶。
文并摄/本报记者 罗京运(除署名外)
相关新闻
拾荒女安家在亮马河水闸上
东直门外大街和春秀路的十字路口附近,是亮马河的一处水闸所在地。水闸上面是一个简易屋。如今,这个悬在水闸上的小屋成了一个拾荒女人的家。
拾荒女水闸安家 自称“工作需要”
从远处打量,这座水闸屋被四根水泥柱子架在半空中。透过凉席包裹着的“窗户”,能隐约看见女式白色短袖衫、衣架等生活用品。附近居民介绍,由于不对外开放,从河堤上通往这处水闸屋的两条路径均被铁栅栏封住。想要进屋,只能翻越栅栏,再攀爬一段坡度约为60度的狭窄楼梯。
当日晚上10点左右,一位中年女子头戴帽子、身穿黑色双排扣薄呢大衣,出现在简易屋铁栅栏外。她一步踏上河堤,抓着铁栅栏将身子悬在半空转了360度后落地,踏上一米宽的楼梯,拆开凉席进了屋。“冷,没办法,工作需要。”被北青报记者问及住在水闸屋内的感受时,这位自称姓胡的女人表示,住在这里的确很冷,周围认识她的人对她很好,送了她被子,但她还没有厚衣服。
“不过等我的领导给我送衣服来,我就可以圆满完成任务回黑龙江的家了。”原来,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国际运输港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需要才必须驻扎在港口车站处。而这处水闸屋就是她心目中的“车站”,“你们不是干这行的,认不出来。”
她认为,领导不会不管自己,因此只要耐心等待,新的厚外套总会有的。她说,自己今年50多岁了,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但都不在北京。自己确实是住在河另一头的桥底下,后来搬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