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国资委酝酿国企新一轮战略重组

作者:张彬 方家喜 杨烨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3-11-15 09:47:40
原标题:媒体称国资委酝酿国企新一轮战略重组

“管资本”即将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国资委酝酿国企新一轮战略重组

将发展一批国有控股投资运营公司、成立一批国有控股投资基金公司

□记者 张彬 方家喜 杨烨 北京报道

编者按: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为凝聚智慧、共谋改革大计,本报自今天起推出一组“新一轮国企改革专题报道”,通过采访权威部门、专家学者,展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方向、目标和路径;讨论社会普遍关注的国企去行政化、破除行业垄断、激发国企活力等问题。

记者从多个权威研究部门获悉,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当前国资委正在研究国企改革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而国资委对国企监管重点由原来的“管资产”转向“管资本”。为更好的“管资本”,国资委酝酿对国企展开新一轮的战略重组,发展一批国有控股投资运营公司、成立一批投资基金公司、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的实体企业。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国资委党委书记、副主任张毅日前在传达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会议上表示,要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国资监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促进国企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下一步要加快相关政策措施的制订和出台。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为更好地从“管资产”转向“管资本”,国资委酝酿发展一批国有控股投资运营公司、成立一批投资基金公司、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的实体企业。并以投资运营公司和投资基金公司作为平台对国企展开新一轮的战略重组。 “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一管就死,不管就乱’的问题,由于资本具有流动性、机动性、覆盖面广,对资本进行管理更加可控,一方面可以把国家战略性意图通过资本来渗透,另一方面通过对资本的管理来提高效益,达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目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目前大家对国有控股投资运营公司、基金公司运营模式的问题争论比较多,这些公司是三级架构还是两级架构?未来采取何种模式还得研究。”上述消息人士指出,三级架构和两级架构的区别就是中间需不需要有个类似新加坡淡马锡那样的公司,另外,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也要改革。

淡马锡公司是由新加坡财政部负责监管的一家控股公司,新加坡开发银行等36家国联企业的股权被授权由淡马锡公司负责经营,政府赋予它的宗旨是“通过有效的监督和商业性战略投资来培育世界级公司,从而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目前,淡马锡公司以控股方式管理着23家国联企业(可视为其子公司),其中包括14家独资公司、7家上市公司和2家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各类大小企业约2000多家,职工总人数达14万人,总资产超过420亿美元,占全国G D P的8%左右。

据记者了解,国资委酝酿成立投资基金公司,将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我们也要打造我们的梦之队,培养一批世界一流的实体企业,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叫得响的创新型企业,类似于提到美国就想到微软、苹果,提到韩国就想到三星。”上述人士表示。

专家和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在明晰监管体制的前提下,也需要进一步对企业微观层面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当前国有企业自身经营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部分地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处于深度下滑状态,亏损企业增多,债务规模过大,利息负担加重,财务风险加大。

“要按照国有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梳理,按照其功能和性质进行分类,再按照不同类别的国有企业制定不同的改革方向。”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完全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改革一定要逐步减少对企业投资的政府审批,进一步完善出资人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干部管理体制,建立有别于党政干部的企业领导人员选任机制。他还称,在竞争性领域,下一步国企改革不是要“一家独大”,而是要着力构建一个与民营企业共赢发展的机制,把竞争者变成合作者。一方面保证已经形成的公平竞争格局,另一方面要加大股权多元化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竞争性领域国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