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教室里冲出绿衣怪 家长:这样的节日需要过吗?

作者:李莉 来源:北京晚报
2013-11-01 14:58:07

过洋节 教室里冲出绿衣怪

家长不解:这样的节日咱们需要过吗?

本报讯(记者李莉)昨天是西方国家的“鬼节”——万圣节。虽然不是中国的节日,昨夜仍有很多孩子兴高采烈地跑到邻居家敲门要糖果;某购物网站的骷髅面具几近脱销。但对过这个“洋节”,家长们却是褒贬不一。

“昨天曼曼去上英语班的课,刚进教室就有个穿着绿色恐龙衣服的小朋友冲过来,对着曼曼哇哇大叫,当时就把她吓哭了。”曼曼还不到4岁,妈妈说,这样有恐怖色彩的节日,还是不要让小孩子参与,只要把节日的起源告诉她就可以了。

李佳音今年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昨天几个小朋友自己策划,邀请家长一起过了个愉快的“万圣节”。佳音的妈妈骄傲地说:“魔法帽子和巫师袍子都是孩子自己借来的,大人们给孩子准备了糖果。往年都是家长做这些事,现在我们只需要跟随和守候。孩子们长大了,会寻找自己的快乐,自立能力也更强了。”佳音的妈妈觉得,让孩子自己操办过节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激发创造力。“过节之前孩子们还给每个家长发了邀请卡。女儿给我的卡片上还设计了一个验证码,号码特意用铅笔涂黑覆盖,需要橡皮开启验证,真是很有想像力!”

这两天,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也接到一些家长关于“万圣节”的咨询。打电话的多是中学家长。一名初中生跟家长要500元钱,说要准备万圣节的衣服和道具。家长质疑,这样的节日真需要过吗?还有的孩子过节前几天就开始兴奋,准备各种节日礼物,家长很担心孩子“借题发挥”,光想着跟异性朋友“套近乎”,却把功课抛在脑后。

咨询中心主任温方建议:过节最好以家庭为单位,父母参与,不宜让孩子们单独行动。温方认为,通过节日增进与孩子的感情,让孩子学到知识或学会与人交流,这是应该支持的。但一定要保证节日庆祝在大人“可控”的范围内。初中、高中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过节的目的是“交友”,而异性朋友又往往是他们这一阶段关注的重点,所以往年常出现“狂欢夜”之后,女生怀孕的事件。因此家长需要格外留心。J063

链接

万圣节流行在英语国家和地区。起源存在不同说法,但都与鬼有关。万圣节庆祝活动从10月31日晚开始,人们会按照风俗戴上面具、打扮成鬼怪,用南瓜雕成灯。孩子们提着南瓜灯挨家挨户讨要糖果。如今人们的打扮已经不只是鬼怪,可以随意发挥,很多地区每年都会举行大型化装游行活动,热闹非凡。万圣节已成为西方人一个很普通的季节性节日。有很多人将此看作秋的结束以及冬的到来。万圣节一过,人们就开始期盼感恩节、圣诞节乃至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