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体验
提交注册申请只需5分钟
虽然北京地区的查询平台要到本月28日才正式开始试点运行,不过北青报记者昨天在平台上体验了一把注册申请。
进入平台后,点击“用户注册”,会出现一份详细的“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用户服务协议”。点击“同意”后,下个页面需要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还要选择身份验证方式。记者选择了“问题验证”。接下来的页面上出现了几道选择题,都与记者的信贷历史有关。比如,过去几年办理的第一笔贷款是什么类型?还款频率如何?2010年3月在哪家银行办过贷款等。钩选完答案后,进入填写注册信息的页面。需要输入用户名和手机号,还要设置密码和密码保护问题及答案。另外,还可选择注册成功当日需要获得的信用信息产品。
点击“提交”后,页面上出现这样一行字:“您的注册申请已提交,系统会对您的相关信息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及激活码将于24小时后反馈到您的手机,请注意查收并于7天内登录系统进行激活,否则您的注册信息将失效。”整个注册申请过程只需要5分钟。文/本报记者 程婕
查询提醒
“问题验证”方式通过率可能性小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个人通过互联网查询本人信用报告需要进行十分严格的身份验证。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个人才能注册成功。目前,平台提供两种身份验证方式:数字证书验证方式和私密性问题验证方式。如果市民曾办理过贷款或有正在使用的信用卡(含准贷记卡),并且该信息已被报送到个人征信系统中,既可选择“问题验证”也可选择“数字证书验证”方式验证身份。如果市民没有办理过贷款或正在使用的信用卡,那么只能选择“数字证书验证”方式验证身份。
据介绍,“私密性问题验证”问题可能包括:何时在哪家银行办过哪种类型的个人贷款或信用卡,还款方式频率如何等。如果市民对自己办理过的信贷业务及自身信用交易状况不熟悉或平常不刻意关注,可能很难回答正确。因此,采用“私密性问题验证”方式的通过率可能会不高。征信中心介绍称,若个人身份验证没有通过,属于正常情况,个人可以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现场查询,也可以转用数字证书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文/本报记者 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