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精英脱险班”:十万元学逃脱绑架、反跟踪

作者:郭启明 来源:南方新闻网
2013-08-13 16:16:34

野外求生 有机会“摸”枪

而在另一名学员———43岁的罗秋(化名)看来,张靖现在经历的,根本就是“毛毛雨”。罗秋和妻子正在菲律宾参加这种培训的高级班训练。第一课是丛林求生,他们需要在原始丛林里充饥止渴,学习寻找掩护、药物疗伤,以及侦查和跟踪技能。

“很像在野战片的桥段”,罗秋透露,尽管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生活永远比彩排精彩。在这里,罗秋第一次学会了将竹子搭在树上,形成一个临时的庇护所。罗秋说,这些东西,之前自己几乎只在电影里看过,他透露,这种在国人看来相当新鲜的训练,即使在菲律宾本地也稀松平常,甚至还能看到本地人带着年幼的孩子参加这种野外训练。

差不多两周的丛林探险,罗秋和太太学会了自己钻木取火,辨认能吃的植物和动物,甚至蒙上眼睛,聆听鼓声来找到集合地点。虽然有教练在场,但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自己动手,“他会管我们有没采摘到毒蘑菇,但饭就算做得比毒药还难吃,都不会管”,罗秋笑称。夫妻俩觉得,训练课最大的好处在于教会你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处乱不惊。

张靖参加的是深圳一家机构推出的“精英脱险班”培训,被置入仿真危机情境,有教练传授如何脱险,训练时间从一周到半年不等,随着难度的增加,最高学费要近十万元。高度仿真危险环境,如何保证学员安全,也成了关注焦点。而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此类机构通过成立文化公司规避检查,打“擦边球”成普遍现象。

当然,“亲近自然”并不是高级班的唯一内容。他们还必须进行特殊驾驶训练,现场模拟被两辆车夹击,而导师则教他们学会逃脱的方式。但最终目的,是学会使用枪支,这显然是国内训练机构所不能提供的。

根据罗秋提供的视频显示,他目前正在教练FR A N K的指导下,真枪实弹地演练如何运用9M M手枪和M 4卡宾枪精准地击中目标。而这种特殊的训练,也让罗秋觉得这钱花得值了。他计划移民,并认为学习使用枪支的技巧,可以在异国他乡保护自己。

这家机构国外训练基地在菲律宾的克拉克自由港,距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约60公里。官网提示,这里原本是美军的训练基地,之后改做专业保镖培训学校,现在则陆续接受自卫和逃生培训。罗秋他们的训练经费,大约在九万人民币左右,负责人蒋女士透露,准备移民或者已经办妥移民的家庭,是支付重金参与这种活动的主力。“最近国外安全事故频发,他们也意识到了风险”。

富人游戏 以出国人员为主

这家培训场地设在蛇口和东涌海滩的训练机构,除了可以进行反跟踪、逃脱绑架的培训之外,还能提供防止性侵害以及校园暴力的训练课程。而培训机构声称,训练指导的教官,有的曾在国外从事过多年保镖工作,甚至有香港退休警察。

负责人蒋女士坦言,这其实是在国外购买的课程,富裕家庭的出国人员,是最主要的消费群体。而最近国内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也让她觅得了新的商机,“不管是北京机场的爆炸案,还是最近的吵架摔死女婴,都让人觉得这个社会的暴戾之气在增加,我的客户明确要求我提供这样的紧急避险课程,因为他们不想成为牺牲品。”

张靖参加的是深圳一家机构推出的“精英脱险班”培训,被置入仿真危机情境,有教练传授如何脱险,训练时间从一周到半年不等,随着难度的增加,最高学费要近十万元。高度仿真危险环境,如何保证学员安全,也成了关注焦点。而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此类机构通过成立文化公司规避检查,打“擦边球”成普遍现象。

学员是否觉得真的有所收获?蒋女士表示,一般来说,如果是举家移民到国外的家庭,他们自身意识到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全身心地投入,自然能学习到东西,但如果是被父母强迫着“揪”来的孩子效果自然不会太好。

根据该机构提供的学员登记表显示,半年业务量在20单左右,在国内进行的一般课程居多,按照选择套餐的不同,收费从一万到三万不等。“目前主要靠朋友圈子的口耳相传,肯定不是大规模在做,但近期咨询量在上升”,蒋女士透露,罗湖翠园的武疯子杀人案发后,马上有三名客户来咨询报名事宜。

事实上,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吃这一套。今年准备将女儿送往加拿大的程女士就表示,专门上这种培训课有点“小题大做”。“我会提醒女儿别炫富,不去人少的地方,尽量跟周围家境好的同学来往,不要在夜晚单独出门”。

据了解,“精英脱险班”其实是欧美国家的野外求生训练和人质生存训练的结合。9·11事件以后,这种专门提供应急危机训练的机构应运而生。留学生李雪透露,到了美国后,她也曾经在当地的培训机构体验过这样的课程,“感觉国外的精细化程度更高”,李雪透露,她参加野外训练,在活动结束后,教练将给每个成员评分,并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最大的收获还是学会在遇到危机时不慌乱,冷静处理。

张靖参加的是深圳一家机构推出的“精英脱险班”培训,被置入仿真危机情境,有教练传授如何脱险,训练时间从一周到半年不等,随着难度的增加,最高学费要近十万元。高度仿真危险环境,如何保证学员安全,也成了关注焦点。而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此类机构通过成立文化公司规避检查,打“擦边球”成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