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
没装的多是省属高校
华南师范大学是目前广州市内少数没有在学生宿舍内装空调的学校。“我有我们的难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领导说。
据了解,华南师范大学为省属重点高等院校,与部属院校和市属院校不同,华师的生均经费由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等部门依规定划拨。“省里划拨的生均经费等款项,与学校实际需要用于校园建设的目标,还是有差距”。
一般而言,省属高等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每年省里划拨的生均教育经费,二是学生所交学费。
一位广东省属高校的校长办公室主任透露,在本省高等院校中,部属、省属和市属院校每年可获的生均教育经费是不同的。省内城市中,东莞、中山的生均教育经费最高,一般为13000-14000元,广州市属院校则人均不到10000元。作为部属院校,中山大学的生均经费约8000元左右,相比之下,最低的要数省属高校,文科理科约为5000元,工科也仅有7000元左右。
记者从广东省财政厅网站上仅能查到的资料显示,2012年东莞市对其市属大学制订的年生均教育经费为2.5万元。为什么院校间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因为财政没钱。”这位高校人士无奈地说,“一般来说,越是远离中心城市的高校,生均经费标准越高。”
“这就和居家过日子一样,要看钱下饭。”华农宣传部有关人士说,“将教师薪酬、教学经常费用、办学条件补足、新建楼房……等需要用钱的地方排一排序,装空调基本排在末位。”
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华师大学城校区四人一间宿舍为例,如每间宿舍配套一部2000元左右标准的空调,4200间宿舍共需840万元购置费。这并不包括安装及配套电表等投入费用。
三类学校,三样待遇,难怪广工、华农、华师要成为“难兄难弟”了。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副主席邵鸿认为,大量的资源掌握在教育部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手上,以名目繁多的项目形式加以支配。学校自主权谈不上,各种经费必须向主管部门获取;而学校要拿这笔钱,必须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意图和框架来办学和申请,又必然会出现千校一面的情况,不利于教育多元化。如果生均经费能够落实到学校,钱怎么用就是学校自己的事,教育主管部门不插手,只要负责评估考核即可。高校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去办自己想办的事情,这样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才真正是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