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和监管遏制网络谣言

来源:环球时报
2013-05-27 14:09:26

关于谣言治理

环球时报:处理网上谣言的方式主要是什么?

刘正荣:根据我国法律,对制造、传播谣言者的处理包括承担相应民事责任、行政处罚和承担刑事责任三个层面。

在我们的工作中,分三个层次处理网络谣言。一是依法督促网站负起管理责任,及时删除、堵截谣言信息,控制谣言传播范围。二是提醒谣言涉及的地方和部门尽快澄清,公布事实真相,以平息谣言传播,消除不良影响。三是建议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恶意造谣人员,追究责任。

环球时报:如何判断是 “故意”造谣传谣呢?

刘正荣:有的网民出于无意传播了谣言,但故意造谣传谣的特征比较明显。比如,有的信息明明是违背常理的,却被故意反复传播,甚至在传播过程中被进一步加工、夸大,或者已经被证明属于虚假信息,仍然去设法传播。主观故意甚至恶意,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辨别的,多数网民也是有鉴别力的。网民对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欢迎网民积极举报谣言。

环球时报:为何要关闭造谣的账号?

刘正荣:网站在必要时关闭账号是世界各国处理网络谣言的常用方式,为的是遏制谣言传播,也是对造谣者的一种惩戒。网站和网民之间是协议关系,双方都要承担约定的责任和义务,网站关闭有危害的账号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环球时报:有一种说法是“谣言倒逼真相”,您怎么看?

刘正荣:“谣言倒逼真相”的说法不准确。谣言和真相是两码事。遏制谣言传播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要努力满足公众的合理知情权。知情权的合理范畴在于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不损害公共利益、不损害国家安全利益、不违反法律规定。谣言涉及的单位、企业等要尽可能及时向公众提供事实真相。我国在信息公开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政府部门主动透明公开的意愿越来越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正在与相关部门协商,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和媒体澄清谣言的作用。

环球时报:如何看待“大V”传谣问题?

刘正荣:治理和打击网络造谣,对所有网民一视同仁,不会因博主受关注度高对其放松或收紧,也不会因受关注度低就任意对待。受关注度高的博主在网上的影响相对大,他们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们乐意看到付出很多时间心血耕耘的博主们,在获得了一定影响力并结交了不少朋友的情况下,进一步用好微博这样的平台,多为传递正能量发挥作用,被更多的人喜欢。

关于互联网治理和发展

环球时报:国外治理网络谣言的经验是否可以借鉴?

刘正荣:我们不仅重视、而且一直在借鉴其他国家好的经验和做法。对治理网络谣言,我们研究了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巴西、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的法律和具体做法,有的已通过媒体作了介绍。各国治理互联网的做法大体相同,我国的做法是国际通行做法。

环球时报:选一个词给中国网民,您用什么?

刘正荣:珍惜互联网。要珍惜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支持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是拥抱互联网的国家,过去5年里,中国网民数量复合年增长率是18%,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为8%。人们喜欢互联网是这种发展的最重要基础。要让互联网有用、可信、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希望因为谣言肆意传播等问题有损人们对互联网的信任,最终影响互联网的发展。

我想说明,互联网管理部门不只是管理,更关心的是发展,付出的努力是为了发展。互联网发展好了,会给每个人带来更多机会,特别是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创造的机会。(环球时报记者刘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