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之根在台扎得有多深?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05-23 10:32:57
分享

随处可觅的文化印记

2008年,大陆著名画家陈丹青撰文写下了台湾人的“温良恭俭让”。4年之后,大陆作家韩寒又向几亿人讲述了一个台湾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的故事。

无论是温良恭俭让,还是拾金不昧,都可以引发大陆人更大的共鸣,共鸣背后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事实上,无论政治纷争如何,中华文化早已融入台湾人的血液。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也曾说过,中华文化在台湾保留的比较多。就连口口声声要“去中国化”的陈水扁也到大陆寻根问祖。

中华文化在岛内一脉相承,儒家经典进课堂,例证多多。本报记者在台湾采访时,处处觅得印记。

曾在台南孔庙见此情景:清晨,明伦堂前的空地上,白发老人诵读《孟子》,声如洪钟。声落、声起,老人对面端坐着的七八人,一字一句跟读,毫分不差。台南孔庙是全台最早的一座文庙,郑成功去世后,其子郑经开始提倡文教事业,兴建“先师圣庙”,中华传统文化及教育由此传播开来。

岛内各地有多座孔庙,以台北和台南孔庙最大。农历九月二十八是孔子诞辰,也是台湾的教师节,每年的这一天,台北和台南的孔庙都会依古制举行盛大的祭孔典礼,钟鼓声中,万人共沐尊师重教的古训。此外,还有每年的汉字文化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各种展览,让民众有了更多亲近中华文化的便捷途径。

正面看待“余香飘大陆”

“抢救国文教育联盟”由著名诗人余光中发起,其联署书写道:由于有了统一的文字载具,五千年来,这几经历史淘洗的文化结晶,涵藏着各个区域族群的祖先们所融铸凝聚的智慧,我们概称之为中华文化……

台湾“中国孔学会会长”李奇茂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兴建孔庙、崇文重教,郑氏父子当年此番作为,就是要保留与中原一脉相承的联系,存留中华文化的根。自台南孔庙兴建始,虽历经日据时期和两岸分离,儒学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却始终没在台湾中断过。

大陆引进台湾版的传统文化教材,书香飘大陆,两岸知识界都正面看待。毕竟,对于走过分离与隔阂的两岸而言,任何交流都在累积善意,互相学习借鉴也需要智慧和勇气。两岸的学者由此也看到了更多。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刘红表示,ECFA签了,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成为两岸面临的新任务。文化凝聚两岸人心和共同意志,也会为两岸和平发展累积正能量。台“中央通讯社”前董事长黄肇松指出,传承中华文化、开拓文创产业不仅是台湾迈向“文化经济”的重要一环,也是两岸建立纽带联系的重要一步。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