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 [让孩子在尊重中成长] [教育部拟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北大拟招收5名棋牌特长生]" />
“减负”是个老问题,“减负”也是个新话题。就在不久前,包括北京、浙江、吉林等多个省份在内,连续打响“减负”攻坚战,向学生负担过重问题连续开炮。对此,有家长直呼大快人心,也有家长持悲观态度,指称在现行高考、中考制度没有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任何给学生减负的举措都只能是“隔靴搔痒”。
减负,是否有解?
减负寻找突破口,先从教育内部“开刀”
2月的最后一周,全国中小学开学的日子。很多省份选择了从这一天开始,推行减负新政。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这些新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教育内部“开刀”。
先来看北京的减负举措,2月25日,北京市中小学的开学第一天,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成为开学主题。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通知》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严格规范考试和评价工作,严格禁止违规补课,严格教辅用书管理,严格各类竞赛管理,严格落实工作要求。
乍一看这八个严格可能并不觉得什么,但是仔细一琢磨,这里面包含了一种先革教育自己的命的大决心。比如,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作业量规定到每小时,其实是在强制性要求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逼迫”教师向课堂要效率,布置高水平的作业。比如,坚决禁止学校采取或者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其实是在强制性要求教育内部必须从深层次探讨一种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再比如,严格禁止违规补课,对教师有偿补课行为提出“每举必查”,是在强制性要求教师将师德与职业操守摆在首位。
浙江省杭州市的举措更为具体,杭州市拱墅区大关小学在开学典礼上,向全校近900名学生免费赠送了“三斤半”书包。当天起,该校学生需使用这款定制的书包上学放学,而且要求师生动脑筋想办法,让书包重量名副其实保持在三斤半以下。一二年级的学生保持在两斤半以下。经统计与折算,使用后,该校学生每年将比过去少背负200吨重量的物品,实实在在为孩子的肩膀减轻了负荷。
减负,必须寻找突破口,不能因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的成因复杂,牵涉面广就不作为。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介绍,“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推进,但效果始终不明显。尽管由于社会人才观、用人制度、评价标准等有偏差,抓减负的大背景不具备,但我们认为,面对学生的呼唤,社会的强烈反映,教育内部应当首先有所作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