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十二届政协委员、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

来源:中国日报
2013-03-04 22:32:55

中国日报:很多残疾人在就业方面还面临歧视,残联如何改善这一情况?

张海迪: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这个数字越大,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国家已经先后通过《残疾人保障法》,制定实施《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为维护残疾人权益奠定了良好法制基础。但是,有些地方还存在未能严格执行《残疾人保障法》的现象。其实,一个人身体部分残疾了,并不意味着失去所有的能力,残疾人与健康人一样,有着被社会需要的愿望。对于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是改变生活的重要途径,有了经济来源,就能减轻家庭负担。我们一定要切实维护好残疾人的权益,树立法律的权威性,让残疾人也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中国日报:媒体报道您1983年谢绝了组织安排的职位,成为职业作家。2008年为什么会出任残联主席?从励志作家到中国残联的主席,如何完成这个身份的转变?作家对做好残联主席有什么帮助?

张海迪:1983年,我从北京参加表彰会回家后,很快就投入了长篇小说的写作中。我想,一个人应该做到任何时候都要荣辱不惊。我知道那时候奋发努力的不是我一个,而是千千万万个青年。一个人不能把荣誉当资本,荣誉只是对努力的一种肯定形式,它是激励,而不是索取什么的条件。我更愿意用坚持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理想。我在文联和作协工作了二十多年,出版了两百万字的作品。2008年,因为工作需要,我来到中国残联工作,从作家到残联主席的确需要转换角色,因为残联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与作家协会完全不同,因此就要更加努力地学习,适应工作,做好工作。但是,曾经的写作经历对我的社会工作也有帮助,作家更理解人的痛苦,更懂得心灵的渴求。残疾人特别需要人文关怀。

中国日报:您年轻的时候,与病痛作斗争的同时还自学了多门外语。学习多国语言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世界语?

张海迪:学习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好习惯,那时候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下放的农村,很多人都坚持学习。我朋友中就有自学哲学的,数学的,还有学外语的。我选择了英语,后来又学习德语和日语,学习世界语只是因为对这种人造语言感兴趣。从八十年代至今,我已经出版过一些文学作品,有译自英文的《丽贝卡在新学校》、《走吧,莫》、《一只旧箱子》等等,还有译自德语的《安妮日记》。去年,我在韩国举行的第22届康复国际大会上发表了英文演讲。今天,回想青年时代的学习生活,我总是很感慨,一个人能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为社会服务就是最大的快乐。(记者 贺丹报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