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的“告别”与文化消费多元化

作者:杨朝清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3-02-04 14:17:37

1月30日晚,赵本山对外宣布退出小品界,从此封山小品舞台。从明年开始,不再上任何电视台春晚,包括央视,并坦言央视春晚这些年给予他很多,但同时他也感受到背后的压力。赵本山说,去年他没上春晚,从电视里走出来了,“去年我看了春晚,没我的春晚更好看。”(1月31日《京华时报》)

春晚已经成为春节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并从一台文艺晚会升格为一个文化符号。在这个符号体系里,赵本山作为春晚“不老的传说”,陪伴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辞旧迎新,在欢声笑语中,开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持续追求。

春晚以传统节日作为接入点,通过符号和象征建构了一个超越日常互动的特殊时空,创造了一个老百姓的社会认同空间,观众在这里获得了他们需要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按照央视自己的说法,“看春晚”已经与“放鞭炮”“包饺子”共同成为中国人过年的三大民俗。

然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百姓对春晚的需要层次,已经由单一化的节日联欢向多元化的文化消费转型。数以亿计的观众,五花八门的口味,很难在春晚这个舞台得到一一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春晚不可避免地成为舆情民意的“靶心”。在想象与现实的模糊空间里,在多元和个性的复杂关系中,每个人都试图往春晚这个“盘子”里添加一些内容。

春晚自身的复杂性和观众解读方式的多样性,促成了“边看边骂”的春晚现象,而春晚也在“挨骂”中延续下来。不论是“忆苦思甜”,还是“正反典型塑造”,抑或是“符号形象和象征塑造”,春晚有着自身的文化定位和表达方式。但是,老百姓通常都是从自身处境来解读节目的,而每个人的社会处境又千差万别;众口必然难调,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规律,春晚如此,每一个演员也同样如此。

从1990年和黄晓娟合作小品《相亲》开始,赵本山二十多年的春晚之旅,可谓风光无限。只不过,春晚既是一个名利场,也是一个是非地。以2010年春晚小品《捐助》为例,质疑和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不论是歧视和侮辱弱势群体,还是曲解慈善本义,抑或是生硬的广告植入,都将赵本山置放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就算时光令赵本山苍老,令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依旧会记得他从前的容颜和欢笑,记得从前的鲜花和掌声。春晚的灯光照亮了他,他照亮了我们合家团圆的梦想。对于告别春晚舞台的赵本山,观众们要多一份感谢,多一份回味。毕竟,这个不再年轻的老人,曾经用二十多年的坚持,带给我们无数的喜庆和欢乐。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