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雾霾、PM2.5”,这样几个词,已将人们的神经牵动了一月有余。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6913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超九成人感觉空气污染影响了自己的生活。此时,雾霾暂退,可城市中污染物严重超标等问题,仍困扰着每一个人:我们该如何应对PM2.5?
PM2.5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两年前,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霾”字怎么读,PM2.5还只是极少部分人口中的专业名词;如今的情形却是,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关注天气变化,关注着PM2.5的数值。过去,人们只有在感冒等特殊情况时才会想到戴口罩;现在,为了避免PM2.5损害,街上戴着N95医用口罩的人数量大增。与口罩一样热销的,还有各种空气净化器,某些品牌甚至供不应求。
事实上,PM2.5走进中国人的视线是在2010年。
2010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象征PM2.5浓度最高的红色出现在了北非、东亚和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但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PM2.5的数值全部高于50,接近80,甚至远远超过了撒哈拉沙漠。
这张地图公布后不久,2010年11月21日,美国驻华使馆的空气检测仪器显示,PM2.5的读数超过了设备的最高限值500。使馆将这一天北京的空气质量形容为“糟糕透顶”。此后,每天查询PM2.5数值开始成为一部分人的习惯。2011年12月4日,美国驻华使馆的监测数据再次爆表,社会上关于PM2.5影响的讨论,已不容忽视。2012年2月,最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规定,24小时内PM2.5平均浓度值应低于35,年均值低于15,而这个数值,还只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第一过渡时期标准。
真正将“PM2.5”推到关注焦点的,是今年年初蔓延全国的那场大雾。浓雾中,行人看不见公路,摩天大厦犹如海市蜃楼。1月12日,北京某些位置的PM2.5数值甚至破纪录达到每立方米900微克。至13日,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京津冀地区更是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
北京市民张小姐说,她从没想到,大雾也会成为一种可怕的天气。“我曾经感受过1999年底到2000年初北京沙尘暴的可怕。现在,沙尘暴走了,PM2.5又来了。有雾的天气,我就盼着刮场大风,可以赶紧吹走这些污染物。”
危害呼吸系统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形象地说,这种颗粒物的直径只有一根头发的1/28,也称“可入肺颗粒物”。这种体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东西”,造成的危害却是严重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介绍,因为PM2.5很微小,所以能深入机体肺泡并沉积,对呼吸系统造成损伤;进入血液循环,会造成全身性的危害。卫生部北京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柯会星表示,PM2.5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的伤害主要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和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亡。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环境检测中心联合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灰霾天气,PM2.5日均浓度每增加34微克/立方米,呼吸科、小儿呼吸科日均门诊人数分别增加3.2%和1.9%。而且灰霾天气对门诊影响的滞后累积效应更大,当灰霾污染暴发第6天时,门诊人数达到最高值。
潘小川教授指出,对人体危害最大的不是颗粒物本身,而是细小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物质。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重金属就会造成重金属危害。
2012年,民间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国内首份针对我国不同城市PM2.5造成健康损伤的研究报告,研究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4个城市。结果显示,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PM2.5污染造成早亡的人数分别为2349人、2980人、1715人、726人,共计7770人,分别占当年死亡总人数的1.9%、1.6%、2.2%、1.5%。这些令人怵目惊心的数字可能还“低估了空气污染对死亡的影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国星博士表示,此研究中“没有考虑长期效应”,否则这一数字可能还会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也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35微克/立方米时,人的死亡风险将比10微克/立方米的情形增加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