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运营商合约机份额已占全部手机销售的20%左右,运营商合约办理量约占全部手机销量的三成。不少消费者近期向本报投诉:这些合约机看上去很诱人,其实存在诸多霸王条款。而用户忍受合约机诸多霸王条款后真的省钱了吗?答案是,对于每月消费量不大的用户来说,“基本上没怎么省钱”。
帮你算笔账:合约机省钱?羊毛出在羊身上
既然用户要忍受合约机有那么多限制条件,到底合约机帮消费者省了多少钱?对于每月消费量不大的用户来说,答案是“基本上没怎么省钱”。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正好印证了合约机的销售策略。
以常见的iphone5的96元24个月合约为例,套餐总价为5899元,其中包含购机款3999元,话费1900元,分月返还只有部分话费:79元,这样两年内你最低还需缴话费24×17=408元,那么两年内你至少花费5899+408=6307元。我们再算算自己买裸机选套餐后的价格:购买苹果官方裸机需支出5288元,再加上话费24×96=2304元,两年内最低支出5288+2304=7592元。对比出来了:7592-6307=1285元,省下的这一千多元的代价就是你两年之内不能机卡分离。事实上,如果你在电脑城购买港版裸机,价格只有4488元,这样算下来,你两年只省了485元。
以此类推:66元合约两年省了973元(如果买港版裸机,只省下173元);156元合约两年省了1981元(如果买港版裸机,只省下1181元)。最后算下来,每个月能消费386元话费才算两年省下一部iphone5手机钱:5288元。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消费者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消费。
合约机系列报道之 1
时下,各大运营商推出的iphone、三星等品牌的合约手机吸引了大量个人消费者甚至企业集团购买,但不少消费者近期向本报投诉:合约机存在诸多霸王条款。虽然合约机总体会省下数百元、上千元支出,但消费者承受的代价是1~3年内不能机卡分离、不能提前终止合约、内置大量垃圾应用、合约到期得不到提醒甚至合约机维修困难等诸多麻烦。有律师指出,运营商用合约机来绑定用户和绑定消费无可厚非,但人为设置单方面的霸王条款,强制用户消费,侵犯了合约用户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遭遇1
机卡不得分离
消费者李小姐去年11月购买了某运营商iphone 4s合约机,近期不慎手机摔坏无法使用,想换新手机继续使用原有号码和套餐,经向运营商客服咨询得知,合约机原则上不能机卡分离,一旦机卡分离违约,将不再返话费,如果确实因为手机被盗或损失而无法使用的,应当出具相关证据后才能办理,比如损坏检测证明、被盗报案证明等。李小姐无奈之下跑了四五次各种网点才办好。
虽然损坏和丢失手机并非运营商的责任,但是有专家说,运营商有义务将整体损失降至最低。目前,对于机主被迫机卡分离,如出现被盗、损坏等情况,话费如何返还等问题,运营商未作详细说明,也没有为用户提供相关支持和便利,反而设置障碍,把消费者都当成“违约套利”的怀疑对象,有歧视消费者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