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长黄金周”为何比上班更累?

来源:工人日报
2012-10-10 08:36:13

一方面是热门景区“爆棚”,另一方面,冷门景区则继续“遇冷”。

10月4日上午10点,八达岭长城已经涌入4万多人,慕名而来的“好汉”们只能随着拥挤的人群缓缓前行;而在同一时间,慕田峪长城仅有3000多名游客。海南海口热带野生动植物园门票价格由原来的95元,调整为政府指导价67元上下浮动20%,但在10月2日、3日、4日访问量仍然在最佳接待量以下。

“在旅游业界,大部分的旅行社、酒店、景区、车队等都是看着黄金周‘吃饭’的。”业内人士透露,旅游是“看天吃饭”的行业,淡旺季特性很强,一年之内最为赚钱的时间点也就是几大黄金周,平日的客流量远少于长假。所以业者肯定“狠抓”黄金周商机,即便景区人满为患、接待“崩溃”,从业者也不愿意叫停。

据了解,在海外,由于带薪休假制度完善,且行业规范,因此淡旺季客流不会像中国市场这样明显。且景点都有严格的人流限制制度,为保护景区生态或古迹,超过一定人数后,景点就停止入客了。

而中国旅游市场在这方面的制度并不完善,很少有中国景区会主动让利来限制客流。而过量客流不仅会引发旅游纠纷,也对景点资源造成破坏。

虽然国内旅游业一直在提倡摆脱“门票经济”,打造旅游产业链,但是客观地讲,目前国内一线景区中,真正打造旅游产业链的景区较少,大多还是依靠门票、索道、酒店餐饮在支撑。

以峨眉山为例,其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游山门票收入达到1.46亿元,其毛利率高达41.05%。而宾馆客房、餐饮、旅行社、广告及商品收入的毛利率全都在30%以下,其中旅行社收入毛利率仅有2.86%。

此外,民众的旅游观念也亟待改变。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所长李仲广认为,旅游休闲方式、目的地的多元化是判断一个旅游市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识,中国的大众旅游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才发展起来的,到现在不到20年的时间,学习更加现代的旅游方式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老百姓要更加理性、合理地安排假期。

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价格杠杆仅仅是摆脱“门票经济”的一个手段,长期来看还需打造旅游“全产业链”。

有专家建议,应加快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从观光经济过渡到度假经济,拉长产业链。同时,通过发展和旅游密切相关的周边服务产业,开发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多种旅游类型。通过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让游客感到游有所值;同时开发有特色的产品,促进餐饮、购物等二次、三次消费,来扩大景区收入来源,从而盘活冷门景区,创新热门景区,形成良性循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