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180万理财亏成1万 平安银行强硬拒绝调解

来源:中广网
2012-09-24 15:41:12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物价上涨,储蓄贬值。近些年,为了不让口袋里的钱长毛,越来越多的居民都选择把银行的钱取出来,去进行投资。但是放眼望去,我们也投资的项目并不多:楼市遭遇限购,股市又无比低迷,唯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黄金了。大量的资金都涌入到炒金上面。但是,就跟其他的投资品一样,黄金也不会只涨不跌。不经意间,风险不期而至。

去年4月21日,青岛的王女士去平安银行青岛分行南京路支行去咨询理财方面的信息。由于王女士是这家支行的VIP客户,所以她享受到理财经理薛某,负责对接的一对一理财服务。在薛某热情推荐下,王女士购买了一款据称是保本保息、年收益最低5%的投资黄金的理财产品。

当天双方签署了一份委托理财协议,王女士把180万元人民币交由薛某管理,进行黄金T+D交易,合同期限为一年。但是不久后,王女士通过账户查询发现资金逐渐变少。到了9月份,交易账户竟然只剩下1万余元了。王女士急忙联系薛某,发现已联系不上。而当她到平安银行反映此事时,银行方面则称薛某已辞职,并称王女士的交易属于薛某个人行为,与深发展无关。

无奈之下,王女士一纸诉状,将平安银行告上法庭。但是,遗憾的是,案件已经审理了两回,仍旧没有任何判决。

不过,王女士的遭遇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不少报纸、网站都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中国经济网》记者毛宇舟从案件发生就开始关注此事,多次采访事件双方。下面毛宇舟带来事件双方的观点和事态的介绍。

毛宇舟:王女士在签约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投资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她之前也多次跟薛姓的理财经理表示自己是不能承担任何风险的,基金、证券一类的理财产品她都不能够接受的,所以更不要提黄金这种,这么如此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了,但是这个薛姓的理财经理一再强调说是没有风险,并且是百分之百保本,并且在这之上他还夸大了收益,承诺了很高的收益,也可以说是欺骗与隐瞒的情况,下王女士与他签订了合同,并且投入了巨资,所以说在签约的过程中是在欺骗的情况下她签约的,这样的情况。

当王女士的账户资金出现大幅度亏损的时候,她有没有接到相关的提示。从王女士把钱汇入到指定的账户中以后,实际上这个账户就已经是由薛某在实际上操纵了,但是我们从法律来讲,这都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实际情况上,从180万打到账户里到王女士发现自己账户里已经巨亏的时候,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王女士完全没有收到银行的反馈信息,因为如果知道自己账户里少钱了,她肯定会直接去联系薛某了,但是这些情况银行完全都没有反馈给王女士,等于说王女士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她发现她只剩到一万块钱,而实际操作人也变成了薛某。

平安银行现在认为王女士是与薛某签的合同,她的所有的损失与责任都应该由薛某个人承担,虽然他曾经是银行的从业人员,但是他已经离职了,所以谁签的约,去找谁赔偿,银行不负有责任,这是平安银行在法庭上的主张。王女士认为,首先是在正当的工作时间是在平安银行大堂之内,时间、地点包括人,她与当时签订的薛某是平安人员的工作人员,在大堂里签约,银行应该是负有一定责任的,它不可能完全推卸掉。并且当时在法庭上,王女士希望平安银行能出示当时的监控录像,大厅的监控录像作为证供,但是平安银行以录像只能保存三个月为由,拒绝了这个要求,所以王女士认为它也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王女士并没有将自己的账户的密码告诉薛某或者是其他的银行的工作人员,但是银行在没有通知王女士的情况下,短信转出都没有通知王女士,这个银行肯定是涉嫌到违规操作了,没有知道密码怎么可能操作账户呢?所以银行对这方面肯定是违规了,它应该负有责任。所以银行应该给予一定的赔偿。

天下公司也联系到了平安银行的品牌部相关负责人白女士,就此次事件相关热点问题与她进行了沟通。

白女士:她办理的是黄金T+D的业务,就是我们银行作为这种黄金交易所的会员,为客户提供的只是一个交易平台,我们不替客户进行操作的。作为我们银行来讲,我们没有跟客户签订任何的协议,所以就是说客户,只有客户才掌握自己的账户和密码,但是她委托给了谁,我们银行是并不太知情的。

记者:她委托给谁您这边不是很知情,这位当时给她办理的理财经理,他有没有把这个事情跟王女士说清楚呢?包括风险。

白女士:客户表示都说了的,所以现在这个事情进入了司法程序,所以我们也期待着法律有一个公正的判决。

记者:这位经理现在还在吗?

白女士:他已经离职了。

记者:他是因为什么原因离职的呢?

白女士:他个人原因,自己提出了辞职。

记者:与这件事情有关系吗?

白女士:这个我不是很清楚。

2011年深发展的年报显示,它全年理财产品累计发行规模为4200亿元,同比增长463%;实现理财产品手续费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237%,为同业增幅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