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艺术品"假拍"现象:“雅贿”经济催生赝品火爆

作者:羊城 来源:羊城晚报
2012-06-25 17:13:28

解读艺术品

西安的古玩城里,随处可见字画店,其中绝大多数名家字画都是赝品

假拍解读: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既然是假拍,卖家为什么还宁可白丢手续费给拍卖公司?“中国文物黑皮书”三部曲作者、文化学者吴树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了假拍的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以假充真,希望能把仿品买给“水鱼”的卖家,有时候真能碰上“二把刀”(注:“二把刀”是指古玩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赚个盘满钵满,如果卖不出去,卖家就索性自拍自举,拿到拍卖证书,造成“流传有绪”的假象,积累下次拍卖成“真”的基础。

第二种是当代书画真品,目的是为了捧高某人书画的价格,就像炒金银股票,炒来炒去倒几手,反正一张字画无论拍多贵,拍卖公司都收3000元的手续费,随便你叫价,假拍几轮下来,制造出越来越天价的“市面成交价格”。

第三种是为藏品制造“好出身”。比如金先生的梅瓶“拍”出去后,不仅上了拍卖公司的图录,还被各大知名媒体报道,将来如果想把这个梅瓶出售,图录、成交记录、媒体报道都齐全了,再加上一个完美的收藏故事,这就是一件“流传有绪”的真品,将来无论是再次上拍还是卖给私人,都有了价格基础。

第四种是洗钱,比如某人有1000万元灰色收入要“洗白”,他可以拿一件不值钱的藏品上拍,让朋友用这1000万元买下这件藏品,三倒两转,1000万元便成了自己的“合法所得”。

第五种是行贿,公权力拥有者把自己的藏品拿去上拍,想行贿的人自然踊跃捧场,当“送财童子”。

既然知道交给拍卖公司的是“纯手续费”,手续费高低由卖家的起拍价定,为什么卖家还愿意给高?吴树说,拍卖公司就是看准卖家希望定高起拍价。“根据规定,只要达到起拍价,有人举牌,这件东西就一定要成交,否则算卖方违约。卖方的心理价位往往较高,想多赚一点,那么手续费也就水涨船高。”如果是真正拍卖出去了,买家、卖家还要分别给拍卖公司10%以上的佣金。

记者了解到,所有的假拍,都会被记入官方的艺术品拍卖成交记录。

拍卖注水:大小拍卖公司都“水肿”

艺术品假拍情况究竟有多严重,艺术品拍卖市场“水肿”有多厉害?《收藏投资导刊》编辑部主任毕武英说,中国拍卖市场注水率近年来有所下降,但由于手续费的诱惑,“注水率”依然不低,主要集中在中小拍卖公司。

毕武英说,拍卖注水主要是文书画和瓷器类。前两年拍卖公司好大喜功,为了抢占所谓的市场份额,在公众面前迅速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一些拍卖公司都喜欢去攀比数字,客观上让全国的拍卖市场成交额成了“注水猪肉”。

毕武英说,现在拍卖市场注水率依然不低,但相比前几年稍微好一些。“中小拍卖公司因为上拍的东西一般质量都不高,主要是靠手续费在挣钱,但现在大拍卖公司更倾向于真拍,因为只有真拍才能拿到20%的佣金。”

除了主动“注水”,拍卖公司也有被动“注水”的情况。毕武英分析,一种是“结款难”。“有的买家举牌时很兴奋,哗一下举了1个亿,回来一看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肯定就要毁约。但是这种买家常常是大拍卖公司的常客,拍卖公司也不愿意和他撕破脸,这笔生意实际上就没做成。

另一种是货本身有问题。拍卖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卖方市场,真品少、珍品更少,对于肯出货的大藏家,拍卖公司是“捧在手心怕化了”,天天求着他们拿藏品上拍,给公司打品牌。这时候大藏家就会掂量了:我手里有好东西,也有差东西,甚至是高仿,既然拍卖公司求着我,那就真假好劣混在一起搭售,但这些差东西、高仿,在拍卖结束后,很可能就被买家发现,最后导致毁约。

毕武英说,这两种情况,都会让拍卖成交额虚高。现在“结款难”的坏账率,在大拍卖公司也估计超过10%。而且,越是天价拍卖,“结款难”越容易发生。今年以来,这种现象更趋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