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改居一字之差价值超常 如何提高居住证“含金量”

来源:新华时政
2012-03-19 13:36:50

  居住证一字之改的进步意义

暂改居一字之差价值超常 如何提高居住证“含金量”

  暂住证改居住证 一字之差涉及流动人口利益变迁

  日前,北京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居住证政策有望今年出台。与目前采用的暂住证不同,届时,流动人口将可凭借居住证享受相关公共服务,相关部门也可更详实地掌握流动人口的数量、工作等情况。

  “暂”改“居”,这已非首次被提及日程。2009年,北京市就曾探索实施居住证制度,但并无实质性进展。除了称呼发生变化,一字之差的背后涉及大量流动人口的利益变迁。

  “暂住证”和“居住证” “一个字”的超常价值

  “暂住证”和“居住证”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对于北京市流动人口来说,意义或许截然不同。后者不仅是心理上的宽慰,更可能给生活带来诸多方便,因此备受社会关注。

  “五花八门”的居住证 应统一城市居住证制度

  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居住证制度已在一些省份实行。记者根据各地媒体报道统计,目前至少已有天津、辽宁、上海、浙江、江西、湖南、广东、青海、新疆等9省份在全省(市)推行居住证,河北、江苏、山东、湖北、海南、陕西、贵州、重庆等8省份将全面推行该制度。

  记者发现,目前已推行居住证制度的省份中,居住证形式“五花八门”。比如:江西省居住证与二代身份证需同时使用,有效期分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四种,持证人享有11类权益;青海省居住证有效期分为六个月、一年两种,持证人享有7项权益。

  多城市居住证代替暂住证 各自为阵有碍户籍制度改革

  我们国家的户籍制度在1958年确立,当时颁布了《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整套的户籍管理制度,并由此产生了人口的常住、暂住、迁出和迁入等一系列概念,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户籍制度,带有非常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割特征,事实上造成了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本地常住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之间在很多方面权力的不平衡,比如说教育、医疗和社保等方面。

  居住证:重在落实权益含量

  居住证“含金量”的另一重要价值,则是提供了一条有助于农民工落户城市的通道。借助居住证对流动人口实际状况的记载功能,为农民工有序落户城镇提供阶梯。

  其实,许多大城市目前处境微妙,一方面随着民工荒越演越烈,特别是随着户籍人口急剧老化,迫切需要新生代农民工的加入。另一方面,部分市民对外来人口分割其原来享有的福利份额,产生抵触心理。这意味着,要确保居住证制度在地方的落实,地方政府不仅需要考虑原有的蛋糕如何分配,还需要考虑将蛋糕如何做大。

  居住证体现了“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