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事大,基本保障、社会公平,关乎社会稳定,关乎长远发展。
如何进一步惠民生、为百姓创造更多新福祉,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 惠民生,就业是基础,增收入成关键
惠民生,就业是基础。老百姓有工作,才有收入,才有条件去提升生活质量和维护尊严。河南驻马店市市长刘国庆代表说,必须紧紧围绕“提低扩中”,支持创业、鼓励创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让有工作能力的人都能就业,让有工作的人工资再高些。
物价上涨,生活成本不断提高,要维持并提升生活质量,涨工资成关键。安徽铜陵市市委书记姚玉舟代表说,涨工资,关键是要解决好给谁涨、谁给涨、怎么涨的问题。他认为,中低收入群体应当是涨工资的主要对象,应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经济、法律、信息以及行政等多种手段,促使这部分人群工资合理较快增长。政府可以通过积极稳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加强劳动监察等方式推动企业给职工涨工资。
同时,也要让企业“埋得起单”。姚玉舟代表说,对于大量经营困难、利润微薄的小微企业,应采取措施减轻其负担,进而让企业有钱赚、低收入职工工资同时较快涨。比如在政府财政收入增幅连年远高于GDP增幅的时候,应当采取税收约束机制或税收扶持政策,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负,放水养鱼。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要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这表明,低收入群体,是涨工资的主要对象。这意味着,今后4年工资上涨有了“强制性”标准。
■ 惠民生,重在财力投入,“蛋糕”做大分匀
胸中有百姓,干事方向明。民生工作千头万绪,中心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关注群众的需求,顺应人民的愿望。刘国庆代表说,在工作安排上,要及时解决好人民群众工作、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方式上,要注重创新,体现公平、正义,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改善民生,要扎实推进、打牢基础,一点一点突破,一个一个解决,一件一件办成。
惠民生,重在投入。姚玉舟代表说:“要坚持把更多的财力倾斜到改善民生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共服务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社会管理上,做到民生工程覆盖面只能扩大不能缩小。”2011年,铜陵在民生方面已累计投入21亿元,滚动实施民生工程143项。
惠民生,不能等,不能慢。据了解,今年我国将要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农民受益水平,今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幅将达20%以上。云南省民政厅厅长王树芬代表认为,要实现社保和扶贫的持续发展,首先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都要承担起责任。
惠民生,患寡更患不均。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地区间、城乡间发展不均衡,行业间收入差距大,民生保障能力总体不高且参差不齐。王树芬代表认为,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应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她建议,应明确社会保障预期目标,不断提高财政性社会保障与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努力实现综合型社会救助、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三大基本保障制度全覆盖的同时,努力提升保障水平;要加快发展老年、儿童、残疾人服务以及公共卫生服务,尽快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福建福安市后门坪村党支部书记雷金梅代表说,“当前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都由政府财政承担,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却大都需要农民自己出资出力兴建,这种不合理状况亟待改变。”
■ 惠民生,配套制度需完善,社会管理要创新
惠民生,需要消除体制性障碍。不少代表委员谈到,现在民生政策又多又好,可落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配套制度不完善,基层的资源和能力都有限,难以将这些好政策落实到位。王树芬代表指出,惠民生,相关管理体制改革要跟上,必须理顺目前部门分割、中央与地方协调性不够的体制性障碍。
惠民生,需要机制创新。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委员说,不少民生问题是累积多年的“死疙瘩”,旧的机制、旧的办法解决不了,要解开疙瘩,必须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服务。他举例说,过去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只有告上法庭一条路,既费时费力,也不利于化解矛盾,近年来兴起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就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惠民生,需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刘国庆代表认为,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妨碍民生的新问题层出不穷,要妥善回应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必须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他说,针对民生问题,要主动回应,变被动为主动,才能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民生大于天,幸福最关情。刘国庆代表说,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