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翻倍 “平价春节”离百姓有多远?

来源:新华网
2012-01-31 16:11:49

周期长、消费集中:谁在推动“逢节必涨”?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统计数据看,1月份上半个月的蔬菜价格比12月同期还是有明显的上涨,预计下半个月上涨的幅度会更明显。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哪些因素在推动农产品价格“春节必涨”?

“从经济学的规律看,特定时间价格的上涨,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供需关系变化。春节期间,老百姓的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井喷,大家都需要集中购买年货,其中就包括最基本的食品。”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徐国祥表示。

供给方面来看,从菜市场的商贩到田间地头的农民,会回家过年。虽然像大型的超市、商场春节期间依然保持供应,但就整个市场的供给而言,还是比平时要少,供应不足进而传导给终端物价。

其次,季节因素影响,农副产品进入冬季原本就是进入了价格上升阶段。春节期间,我国不少地区遭遇雨雪和低温天气,较高的蔬菜生产运营成本,对菜价形成支撑。

市场流通价格管理因素亦不容忽视。由于多数农副产品的价格已经实行了市场化,国家只对粮食等少数重要的农产品实行指导价,定价权往往掌握在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销售商手中。在春节市场供不应求时,菜商联手抬高价格不足奇怪。“哪怕蔬菜都卖到10元1斤,老百姓为了过节也得买。”

四是春节返乡习俗影响,导致短期内劳动力严重不足,人工成本突然提高,对物价影响大。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余南平说,从发达国家情况来看,虽然他们也有圣诞节等周期较长、消费集中的节日,但没有大范围的人员流动,而且基础商品尤其是食品供应基本都是成体系的,往往采用工厂化配送方式,且多为成品或半成品,节假日不会出现大幅物价波动。

反观国内,春节劳动力大范围流动的特殊现象导致人工成本上升;供应体系比较分散,并非集中管理方式,导致进货成本提高;加之一般企业员工在春节假期工作有三倍工资保障,大多依靠价格补偿来体现节日加班的价值,所以物价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