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两会第7次会谈今举行 有望签核电合作协议

来源:中新网
2011-10-19 08:22:59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第七次会谈定于今天(19日)至21日在天津举行。

会谈重头戏:有望签署核电安全合作协议

19日,海基会代表团将抵达天津,当日进行两会副会长、副董事长级的预备性磋商,确认此次会谈议程与内容。20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将举行会谈。21日,海基会代表团一行将启程返台。

国台办发言人杨毅12日证实,两会有关专家就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的协商已基本达成一致,第七次两会会谈将就这一签署协议进行协商。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18日在行前记者会上也说,此次会谈将签署《海峡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

至于外界关注的两岸投资保障协议,杨毅透露,估计第七次两会会谈将来不及签署这一协议。双方愿意继续积极协商,争取早日签署协议。

此外,江丙坤还透露,会谈还将就产业合作交换意见。两会也将就过去协议执行情形、未来两会会谈议题、两会会务交流等,进行意见交换。

台湾舆论期待成果称商谈仍具重大意义

两岸两会此前已举行了六次会谈,持续取得积极成果。对于此次会谈,台湾有学者和媒体也表示了期待。

台湾淡江大学学者张五岳说,两岸关系随着议题深化,已进入“不为‘陈江会’而‘陈江会’”时代,但“陈江会”是国际社会判别两岸关系的指标,两岸虽尚未对投保协议达成共识,举办两岸两会领导人商谈仍具重大意义。

他指出,两岸政治关系和平稳定与否,以及经贸关系是否快速发展,是判别两岸关系进展的依据;马英九上任后,两岸关系的和缓在施政满意度调查时受民众肯定,两岸两会领导人商谈就是最能反映两岸关系进展的指标。

他认为,两岸关系进展的重点不在于求快,在于求好。两会签署协议的数量、进度快慢不是重点,协议内容好坏才是关键。

台湾《经济日报》社论则说,第七次两岸两会领导人商谈仍有维系两岸制度化协商运作的重要意义。“陈江会”应定位在处理两岸重大经济问题的对话及共识建立,让制度化协商能真正有助解决两岸间的各种复杂问题。

两岸近期密集强调九二共识 维护协商基石

值得注意的是,自8月下旬以来,两岸有关方面、国共两党高层密集表态,均强调了“九二共识”的重要性。双方共同维护了两岸协商乃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这一基石。

贾庆林8月会见台湾客人时强调,推翻“九二共识”这一前提,必将损害两岸协商谈判的基础,恶化两岸交流合作的气氛,导致两岸关系再生波折甚至重新走向动荡不安,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得而复失。

马英九针对“九二共识”曾多次强调不能否认。他在9月与台商座谈时又说,两岸两会签署15项协议,让台湾民众利益得到充分保障,也让两岸关系得以发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相当不容易,其中有许多历史机遇,这条路我们必须要继续稳健地走下去。

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生动地形容,两会平台就像一座铁桥,桥墩就是“九二共识”;“九二共识”不存在,平台也就不存在,平台不存在,15条“高速公路”(两会已经签署的15项协议)当然也就不存在。

背景链接:两岸两会及其商谈概述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于1991年在北京成立,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海协会接受大陆有关方面委托,与台湾有关部门和授权团体、人士商谈海峡两岸交往中的有关问题,并可签订协议性文件。

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0年在台北成立,以“中国的、善意的、服务的”为宗旨。海基会接受台湾“大陆委员会”的委托,办理台当局“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

1992年,“九二共识”确立,为时任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时任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汪辜会谈”铺平道路。1993年,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正式举行第一次会谈,达成四项协议。1998年,汪、辜在上海二度会晤,并达成四项共识。

1999年,两会就落实四项共识交换意见,并就汪道涵当年访台达成初步共识。但李登辉抛出“两国论”,拆毁两会商谈基础,两会联系便告中断。

2008年6月,两岸两会恢复制度性商谈,如今已是第七次。恢复协商以来,共达成15项协议,并就个别问题达成共识。

这些协议和共识包括: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海峡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海峡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海协会与海基会就陆资赴台投资的共识、海协会与海基会就两岸共同防御自然灾害的共识。

来源:中新网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