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达人开动"谣言粉碎机" 粉碎科学谣言很简单

来源:人民日报
2011-10-11 09:37:24

好玩

科学传播应有用更有趣

九月菊黄膏蟹肥,同吃让人食指大动的大闸蟹和橘子,却会中毒致死?2011年已过半程,人类对地球的“统治”只余不足四个月?北京机场日前临时关闭,原因竟是上空出现UFO?

在日常生活中,科学谣言已经无处不在。拇姬说,科学谣言广泛传播的原因是“有用”和“有趣”:“多数谣言迎合了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往往会影响实质社会行为的发生,比如日本核危机发生后,坊间谣传吃盐能补充甲状腺含碘量,防止碘的同位素进入体内产生辐射危害,进而引发抢盐风波;还有一些谣言,比如UFO现身首都机场,没有实质意义,却很有趣,能够成为人们的谈资,也会风行一时。” 因此,“谣言粉碎机”的主要话题就集中在食品、医疗以及神秘事件三方面。

在拇姬看来,越是大家恐慌的时候,谣言的传播就越容易。目前,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医患关系等话题受到极大关注,与个体健康相关的谣言就特别多。令秋秋印象最深的是“‘膨胀剂西瓜’事件曝出后,‘谣言粉碎机’的关注人数就上升了不少”。

为了吸引眼球,某些媒体也对谣言“推波助澜”。前段时间,有国外媒体报道了一条非常耸动的消息:一群阴暗的科学家在公众不知情的情况下大量制造人兽杂交的胚胎,进行恐怖试验,妄图毁灭人类。拇姬说:“其实这里说的是叫嵌合体的试验,是把人的基因嵌合到动物的基因中去,目的是解决医学界移植器官不足的问题。”

谣言粉碎,甚至科学传播,也要有用更有趣:切入点是生活,兴趣点是好玩,用传播的方式做“科普”。“科普本身有一点点普及的意义,有自上而下的嫌疑。我们更倾向于和大家一起分享知识、分析事件,享受在一起切磋的状态。” 拇姬说,大家总认为科普是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延伸,科普图书就是青少年读物。其实,无论是孩子、成人还是老人,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被科学传播的需求。

“传统科普更倾向于提供系统性的解释,但科学传播会从需求出发,看起来是零敲碎打,但非常注意跟新闻和热点事件结合起来,公众更容易接受。”拇姬举例说:在深圳“八毛门”事件中,“谣言粉碎机”不会详细系统地介绍巨结肠的概念,而是针对大家关注的热点,比如“拍十几张X光片是否有必要”、“开塞露和患者症状之间有什么关系”等,更加直接地从细节上切入。“这样更利于大众了解问题,在目前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也有利于大家去理解医患关系。”

这几年,拇姬明显感觉到,公众的科学兴趣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找选题和约稿子的选择空间大了很多,大家关注的话题越来越多,作者也更容易找到切入点。”

越来越多的圈外人想探头望进去,越来越多的圈内人在尝试走出来。“果壳网、‘谣言粉碎机’就在扮演桥梁的角色,连接大众与科学界、学术界、研究界。我们是自下而上的民间科普力量。”拇姬给自己和同事们贴上一个标签:科学传播生力军。

如今,拇姬最期望的是:跟各界科学传播同仁一起,为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出一份力。“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亚文化的特征,但我们在努力使它流行起来。”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于姝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