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户”频出曝听证代表征选短板 引社会关注

来源:法制日报
2011-09-08 08:56:41

●对于一些所谓的专业听证户,既要肯定其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也要充分正视其代表性、专业性的不足和缺陷

●之所以会出现专业听证户,一方面在于一些听证会征集听证代表工作不够细致深入,另一方面在于对听证会代表的产生缺乏具体、明确的硬性制度规定

同一个人,竟先后数十次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听证会的现场,被坊间戏称为“听证帝”。他究竟是真的热心于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还是抱着一些其他的目的?连日来,湖南省长沙市一些听证专业户频繁出现在各种听证会上,且从不投反对票,专当“好好先生”的行为和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听证帝”从不投反对票

“在9月5日召开的长沙市市区新增客运出租汽车运力听证会上,有一名叫石爱伟的听证代表,此前曾十几次出现在长沙市的各种听证会现场。”近日,湖南当地一些网络论坛上有人发帖,图文并茂地指出:石爱伟曾先后以泉塘社区居民代表、湘华集团员工、长沙某媒体员工等身份,参加过长沙市的水价调整、天然气价格调整、道路交通安全立法、出租车调价等多个领域的听证。

无独有偶,公众还发现,在听证会上出现的熟面孔并不止石爱伟一人,湖南省企业信用评价中心的周正良、湖南高桥市场发展有限公司的胡森炎等人也曾在其他听证会上出现过。

其中,53岁的周正良承认,自2002年以来,他先后参加了近20次听证会。对于听证事项,“基本上是持同意的态度”,“决策部门在民生方面还是考虑比较周全的”。同时,石爱伟也坦承,他“从没在听证会上投过反对票”,毕竟政府相关部门在听证前都是“经过反复酝酿的”。

“每次参加听证,主办方都会给代表们补助一笔数量不等的车马费,或者叫误工费。”网帖中写道,有的“听证专业户”会提前互相打探,“这个活动你会去吗?这个活动有钱发吗”?“基本上发钱的听证会他会参加,没钱的就不来”。

“从没在听证会上投过反对票”、“发钱的听证来,没钱的就不来”,这些充满刺激性的描述及听证会的视频截图,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听证帝”的称呼不胫而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