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气度称王 9成人认为得失心重是青年通病

作者:肖舒楠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09-06 15:39:54

41.9%的人确信得失心过重难成功

在陈志霞看来,适度的得失心可以促人成长,亦可推动社会进步。毕竟有得失心也是有进取心的一种表现,人们只有希望得到才会努力和追求。如果没有得失心,一个人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但得失心过重就会适得其反。

陈志霞指出,得失心过重,会让一些人在做事时畏首畏尾,还会让一些人患得患失,引发不正当竞争。比如,许多运动员每日辛苦训练,可能就是为了在一年或者几年后的比赛中获得奖牌。当他们盼望已久的比赛来临时,就会特别紧张,甚至苛求自己或有意无意地去做一些事情,比如,罗伯斯的表现可能就是因为这一点。相反,刘翔的表现则让人眼前一亮。他显得那么大度,并再三表示原谅罗伯斯,赢得了大众的认可和尊敬。

对于很多年轻人得失心重的原因,调查中,81.7%的人首选“整个社会急功近利”;61.0%的人认为原因是“一些规则逼得人们不得不看重得失”;53.1%的人将原因归结为“成功标准单一化”;51.1%的人选择“社会竞争激烈”;37.4%的人觉得很多年轻人以自我为中心促使得失心重。

民意中国网一名网友留言说,其实大家都知道得失心太重不好,但一些客观原因逼得大家不得不看重得失。比如,大学对老师有一套考核评价机制,老师们不得不在短时间里出论文、出成果,否则就评不上职称,加不了工资,买不起房子。所以,很多老师当然看重自己是否获得大项目,是否有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在社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类似情况,于是大家都急功近利。当身边的人都这么浮躁时,本来心平气和的人也难免落俗。如此循环,整个社会的人都患得患失。”

民调中,84.9%的人认为人们得失心重会加剧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75.7%的人甚至担心会“加剧社会矛盾”。

陈志霞认为,在当前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在所难免,但竞争必须在遵守社会公德和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有序进行。而如今不少人因为得失心较重,在做事时不惜违反公德伦理和规则秩序,最后不仅很难占到便宜,有时反而会害了自己。“不遵守规则有时可能侥幸获胜,但随着社会越来越透明,制度越来越健全,太重得失而逾规的行为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调查发现,超过四成受访者(41.9%)确信,得失心过重的人难以成功;仅11.4%的人表示不认同;另有46.7%的人觉得“不好说”。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董海军认为,刘翔此次赛后表现,对于青年如何把握自己的心态,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刘翔的表现教会年轻人在竞争中,有些事情能争取就争取,出现意外也别总是怨天尤人,应该学会坦然接受,就像刘翔那样,赛后还开个玩笑说:“我和你手牵手跑到终点。”这种胸怀才是“中国气度”,非常值得年轻人学习。而一个人要有淡然、豁达的气度,前提是要有实力。但现在社会过多地强调运气因素,使得一些年轻人变得浮躁,忽视锻炼自己的能力。要知道,刘翔有夺金实力与他赛前多年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调查中,61.1%的受访者感到年轻人应以刘翔为榜样,培养看淡得失、谦和豁达的“中国气度”。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于姝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