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在围观起哄中跳楼 醒来吧“看客”们!

来源:半月谈
2011-09-01 16:08:22

群体无意识:乌合之众的原罪

鲁迅先生在《药》中描摹的“看客”,成为人们在阐释面对这一系列起哄事件中最常用的形象,他们将“冷漠”、“麻木不仁”的标签简单贴在围观者的身上,然而事实仅仅是这样吗?

对这种鲁迅笔下“劣根性”的判断,要建立在特定的历史语境和作者个人创作用意的综合考虑之下。仅仅按照定势思维就把所有的“看客”等同起来并不合理。

大量的研究实例表明,选择跳楼的轻生者往往是受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处于沮丧、消极厌世等等负面情绪之下。同时跳楼轻生者较少直接实践自杀,而是经常在吸引关注之后犹豫很久才会选择行动。这是轻生者对于他人关注和帮助的需求心理的直接体现,在合理的疏导和安抚之下完全有希望获得解救。

而在我们上述的案例之中,围观者对于情绪失控者的公然挑唆往往酿成惨剧。不可否认的是,做出这些挑唆行为的个体的确是不具备最基本的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他们的行为往往造成轻生者对于现实的进一步失望或者由于意气用事而实施自杀行为。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在围观中的挑唆者占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所形成的群体无意识现象。事实上,在生活中类似于教唆激动者轻生的行为会受到周围人的指责,挑唆者会因畏惧压力而选择沉默。然而当起哄者在围观人群这个临时性群体中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法不加于众”的心理、匿名化的破坏性冲动都会造成场面的失控。

而这种情况下,所谓中国人的“劣根性”并非是独一无二的。1967年,美国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的200名学生聚集在一起围观一个声称要从塔顶跳下来的同学。下面的人起劲地高喊:“跳!跳!”结果和我们上述的情况相同,这个学生真的跳了下来。

就在之前不久发生的英国伦敦骚乱之中,身为奥运会形象大使的切尔西被发现参与其中。8月11日,切尔西在威斯敏斯特治安法庭上出庭受审。据悉,她在参与打砸之后还曾经夸耀说“这是最美好的一天”。检察官贝基·欧文说,切尔西参与攻击了一家沃达丰店铺,“她第一个捡起石头砸窗户”。

这位优秀的运动员本来的身份——伦敦形象代言人,在众多青年人的参与骚乱中被无声地隐去了,只剩下面目模糊的打砸抢分子的一员。我们为她的行为表示遗憾,对于群体心理在很多场景之下所表现出的非理性和破坏性,我们更当引以为戒。

此外,跳楼现场的环境也往往造成一种疏离感。因为轻生者所处的位置,往往令围观者产生了双方“隔岸远观”的错觉,轻生者成为了他们眼中的景观。事实上作为同一个社会的成员,我们都站在同一边。我们对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冷漠和嘲弄都可能是将来我们自己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