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分类有奖
“我做梦都梦见居民把垃圾袋扣到我头上”
根据黄小山的设想,这座绿房子要在北京小汤山地区的300幢别墅、600个回迁户和一个中型农贸市场内进行试点,“每户都有一个档案,我会发给你们垃圾桶、塑料袋,我要搞垃圾投放的实名制,每个垃圾袋上都有你们家的门牌号,要求你们定时定点把垃圾放在那里,然后我会把你们扔出来的垃圾拉到我的绿房子,按照干湿两种不同的垃圾,进行一次预处理。”
为了让周边居民给予配合,黄小山除了打算发放千余份宣传册外,对于居民还有奖励,按照黄小山的想法,凡是满足分类包装和定时定点投放的家庭,“绿房子”会根据垃圾袋上的门牌号进行登记,每月末、每季度末、每年末都会举行规模不等的抽奖。“或许你的垃圾只卖了几元钱,却抱回一个平板电视。”黄小山说,在这种刺激下势必会有很多人从被动转向主动。目前,全国已有6个环保组织答应各派两名志愿者,帮他运作“绿房子”。
那么,周边居民的配合至关重要。黄小山坦言:“肯定会出现不配合的情况,我做梦都梦见居民把垃圾袋扣到我头上。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有绿房子的必要。”
按照黄小山的设想,“绿房子”要实现承上启下的功能。具体说来,“承上”就是帮老百姓完成垃圾分类,“启下”就是把干垃圾分成七类,最大限度地把里面有用的东西拣出来;把湿垃圾用破碎机打碎,通过脱水机脱水,再与垃圾焚烧厂、填埋场对接,“我现在想为这事儿建一个网站,每天做一个绿房子的日记,希望我们的政府也好、专家也好,我最欢迎的是老百姓,都关心这个垃圾,因为垃圾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产出的,也希望用量化的数字来说明,市民的生活垃圾真正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希望以此为基础,能给政府制定垃圾政策提供帮助。”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