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联紧急行动,连夜筹建康复医疗队。这支康复医疗队由经验丰富的脊柱损伤、脑损伤、截肢和假肢矫形、神经内外科专家及康复治疗师组成。医疗队中的很多专家都曾参与汶川地震的伤员救治工作,对地震损伤有着丰富的救治经验。
当地医院损毁严重,无法收治伤员。前期赶到的武警青海总队就开设了一个临时医疗所,地震当天就接诊了150多人,为40多人进行了清创和简单的缝合手术。
转移伤员,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治疗。15日14时50分,首架运送灾区伤员的飞机抵达西宁机场,机上38名伤员随即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为转运并集中收治伤员,青海省已在西宁、海东、海南等地准备了2100张病床。15日,将有550名伤员通过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的方式被送出灾区接受治疗。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人们在玉树地震灾区再次看到了大写的“人”字。
一方受灾,八方支援,一种举国相助的社会制度是最优越的
我们看到了灾难,我们也看到了有条不紊的救灾。
卫生医疗救援人员到了,灾区的广场上受伤的人们开始输液……
民政部的救援人员到了,5万件棉大衣、5万床棉被、数万顶帐篷陆续运抵灾区,10万人份野战食品向灾区空运……
公安部的救援人员到了,除了救人,他们还紧急调集帐篷、便携式发电机、棉大衣、升降灯、多功能喇叭、折叠床等物资运往灾区……
铁道部要求对救灾物资要做到随到、随装、随运,有多少运多少,以最快速度运抵灾区……
玉树地震灾区地处高海拔、高寒地区,也是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为了尽快把物资运到灾区,14日,民航局紧急调用16架飞机投入救灾飞行。
一个个切实的措施,一项项缜密的部署,一次次科学的救援行动,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这是地震发生近40个小时的一组数字:
--交通运输部紧急拨付了1000万抗震救灾专项资金,用于灾区公路的抢通、保通。
--中组部下拨200万元党费支持青海玉树抗震救灾,要求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第一位的任务。
--全国总工会紧急下拨200万元救灾款。
--全国妇联紧急筹集100万元资金发往青海,用于援助受灾的妇女儿童和群众。
有人说,抗震救灾就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中国的“脊梁”们用责任书写着“第一速度”。